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赵构议和?孤要和你玄武门对掏! > 第47章 莫须有

第47章 莫须有

襄阳行宫,议事堂。/鑫_纨. ¨ ¢神!颤. ^吾·错·内!容/

炭火烧得极旺,驱散了初春的湿寒。赵瑗与宰相李纲、枢密使王庶等重臣商议襄阳战后抚恤、重建及下一步北伐方略。

“陛下,”李纲手捧奏疏,沉声道,“襄阳周围百姓死伤甚重,房屋损毁无算。当务之急,除开仓赈济外,宜速再免荆襄诸路赋税,招抚流亡,以安民心,固根本。”

赵瑗身着赭黄常服,眉宇间虽带着大战后的疲惫,眼神却锐利如鹰。他正待开口,殿外忽有内侍通传:“启禀陛下,三京招抚处置使、检校少保、和国公刘光世求见,言有要事启奏。”

赵瑗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。刘光世?此人在他登基后虽挂着招抚处置使的虚衔,但因其往日畏敌怯战、驭军无方的劣迹,早己被剥夺实权,闲置在行在。

此时求见,所为何事?他看了一眼李纲和王庶,二人眼中亦掠过一丝疑虑。

“宣。”赵瑗淡淡道。

殿外,刘光世听到宣召,深吸一口气,整理了一下紫袍玉带,脸上瞬间堆砌起忧国忧民的凝重。他心中却如沸水翻腾:

“机会来了!岳飞啊岳飞,你功高震主,手握滔天权柄却不自知!都督荆襄、川陕、淮西诸路兵马兼总制北伐军事!两镇节度使!这大宋半壁江山的兵权尽在你手!更兼声望如日中天!士卒只知岳相公,民间只颂岳家军!此情此景,官家岂能安枕?”

“赵宋官家自来多疑,如今你竟敢倾家荡产,私造军器,市恩于卒!此乃收买军心,其志非小!我只需在官家心中埋下这颗猜忌的种子,点破那‘王敦桓温’之忧…官家纵然面上不显,心中岂无芥蒂?”

“一旦君臣相疑,你岳飞权势再盛,也不过是沙上之塔!届时,这空出来的帅位兵权…哼,官家总要用人,我刘太尉未尝不能东山再起,重掌雄兵!”

片刻,刘光世趋步入殿。¨求\书?帮/ /耕!芯~蕞*全*他身着紫袍玉带,体态微丰,脸上堆着谦恭的笑容,只是眼神深处那丝闪烁不定,难掩其旧日军阀的油滑。他恭敬行礼:“臣刘光世,叩见陛下,圣躬万福。”

“免礼。刘卿有何要事?”赵瑗语气平淡,听不出喜怒。

刘光世起身,偷眼觑了下皇帝和两位重臣的脸色,搓着手,故作忧心忡忡状:“陛下,臣…臣本不该多言,然事关社稷安危,臣食君之禄,不敢不报!”

“首言。”赵瑗端起茶盏,呷了一口。

“是!”刘光世腰弯得更低,声音却刻意提高了几分,带着一种夸张的忧虑,“陛下!臣近日听闻,京西湖北路宣抚使岳飞,竟倾其家财,变卖私产,只为…只为给其麾下军士犒赏钱粮,打造弓弩!此事在军中己传得沸沸扬扬,士卒皆言‘岳相公恩同父母’!”

他顿了顿,偷看赵瑗反应,见皇帝面无表情,胆子更大:“陛下!臣以为,此举大为不妥啊!其一,军器甲仗,理应由朝廷户部、军器监拨付钱粮督造,岳飞身为统军大帅,越俎代庖,私造军械,此乃僭越!”

“其二,他倾尽家财,厚养士卒,施恩于下,此非市恩养望而何?其三,士卒只知有岳相公,不知有朝廷,长此以往,恐生尾大不掉之患!”

“陛下!岳飞手握重兵,坐镇荆襄,更兼节制诸路兵马,本就威权过重,如今更以私财邀买军心,其心…其心难测啊!臣…臣恐其为王敦、桓温之流!恳请陛下明察,早做防范!” 说到最后,他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声泪俱下,仿佛真为江山社稷操碎了心。

殿内瞬间死寂!李纲和王庶脸色骤变,怒视刘光世。李纲刚欲开口驳斥,却被赵瑗抬手止住。.5?d/s,c*w¢.?c?o′m?

赵瑗缓缓放下茶盏,那清脆的磕碰声在寂静的殿中格外刺耳。他站起身,踱步到跪伏在地的刘光世面前,居高临下地看着他。

年轻的皇帝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,却仿佛有风暴在酝酿,冰冷的寒意让殿内温暖的炭火都失去了温度。

“刘光世,”赵瑗的声音如同冰锥,“抬起头来,看着朕。”

刘光世浑身一颤,勉强抬起头,正对上赵瑗那寒潭般的目光,吓得一哆嗦,又慌忙低下。

“你方才说,岳飞私造军械,僭越?”赵瑗的声音平静得可怕。

“是…是…陛下…”

“你又说,他倾家荡产,市恩养望,邀买军心?”

“臣…臣惶恐…然此乃实情…”

“你还说,士卒只知有岳飞,不知有朝廷,恐其为王敦、桓温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