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穿成大周女首富:我在古代搞工业 > 第117章 收购窑厂

第117章 收购窑厂

姜岁寒几乎每日必至,一身布衣,裙角沾着泥点,亲自站在初具雏形的窑基旁,用炭笔在木板上飞快演算着什么,时而指着图纸对领头的匠人低声交代。

“火道角度再内收三分,否则热流不均。”

“烟囱高度再加一尺,抽力不够,温度上不去。”

“耐火砖的泥料配比不对,重来!要掺入三成碾细的瓷石粉。”

她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,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地切中匠人们操作中的偏差或犹豫。

那些原本对她年轻女流身份有所疑虑的老匠人,在她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瑕疵的沉静眼眸注视下,渐渐变得服帖,甚至生出敬畏。

她懂!

她真的懂!

而且比他们所有人懂得更深、更透!

重建的工程在严苛的要求下推进着。

新窑的轮廓一日日清晰起来,灰扑扑的巨大身躯伏在坡地上,沉默而坚实。

当最后一块特制的、带着浅青色光泽的耐火砖被严丝合缝地嵌入窑顶,整座新窑终于宣告落成。

它比旧窑更加敦实厚重,窑壁上密布着大小不一的观火孔和调节气流的闸口,顶部矗立着高耸的烟囱,透着一股迥异于传统龙窑的、近乎冷硬的工业力量感。

接下来是原料。

姜岁寒提供的配方单让刘老把头再次陷入茫然。

他捏着单子,手指都在抖:“东家,这……这烧出来能是啥?这碱……是硝石场那边弄来的那种白霜?”

“照单准备,研磨成粉,越细越好。”姜岁寒没有解释,“尤其是砂石,反复淘洗,一丝杂质都不能有。混合比例,按我写的来,差一钱,这一窑就废了。”

工人们不敢怠慢,日夜轮班,用沉重的石碾一遍遍研磨那些色彩各异的矿石粉末,再用细密的绢罗筛过无数遍。

混合釉料的大缸旁,姜岁寒亲自监督,用特制的天平精确称量每一种粉末,动作稳定得如同机械。

当最后一种原料——那雪白的、被称作“纯碱”的粉末倒入混合料中时,一股微弱的、带着碱性的气息弥漫开来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