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爱恨无情 > 第142章 苦难希望

第142章 苦难希望

煮,洒上一点点盐巴。家里最小的外孙子,才三岁半,已经饿得皮包骨头,懂事的他看着外婆端来的野白菜,虽然味道苦涩,但也不挑食,乖乖地吃了起来。一岁半的外孙女更是没有多少抵抗饥饿的能力,她看着哥哥吃,嘴里馋得直哼哼,黄天秀无奈之下,也把野白菜递给她。她抓着菜就塞进嘴里。就这样,他们靠着这简陋的食物又过了三天。但外孙女毕竟太小,那野白菜对她脆弱的小身体来说负担太重,无法消化。

外孙女的肚子开始慢慢鼓起来,像个气球一样,接着便患上了可怕的浮肿病。小小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,她常常哭闹着,可家里已经是无力救治。她在饥饿与病痛的双重折磨下,如风中残烛般,最终在晌午过后,生命的火焰悄然熄灭。党明金和黄天秀望着死去的小外孙女,心如刀绞,悲痛欲绝。作母亲的秀兰,眼泪早已哭干,仿佛被抽走了灵魂,只能任凭小女儿的尸体孤零零地躺在堂屋里,无人问津。不懂事的长子云儿,还在天真地呼喊:“妹妹起来吃菜菜。”

突然,吴明信仿佛得到了上天的启示,如离弦之箭般跨进门,一眼便看清了这满屋子的悲痛,瞬间明白了一切。他在修建公路时,一直勒紧裤腰带,从那少得可怜的口粮中,又硬生生地节省出了三斤大米。他紧紧地抱着这点大米,脚步踉跄地往家赶。但他终究还是晚了一步,没能挽救苦命女儿的生命。当他看到死去的女儿肚子胀得如同被吹鼓的气球一般,他的心仿佛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。女儿那未干的泪水,如晶莹的珍珠般挂在眼角,苍白的面容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她所经历的无尽苦难。

吴明信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,哗哗地流淌下来,仿佛要淹没整个世界。他的手颤抖得如同风中的落叶,那三斤大米在他眼中,宛如世界上最璀璨的明珠。吴明信步履蹒跚地走到女儿床边,缓缓蹲下身子,轻柔地抚摸着女儿的额头,仿佛那是一件易碎的珍宝:“闺女啊,爹来了,爹给你带吃的来了。都怪爹,没有早点回来。”他的声音哽咽着,充满了无尽的哀伤,可是女儿却如同沉睡的天使,怎么也听不到了,一点反应都没有。倒是那不懂事的儿子,被吓得像一只受惊的小鹿,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。一家人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,放声大哭,那哭声如泣如诉,竟惊动了邻居和过路的人。他们纷纷赶来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将这一家老小从悲痛中安慰下来,又赶忙张罗着给早逝的女儿做小棺材“火匣子”,趁着天黑前,将她那小小的身躯抬送上山,安放在野兽难以触及的岩洞里。这凄惨的一幕,犹如一道深深的伤痕,深深地烙印在三岁半长子云儿的脑海里,几十年都无法抹去。

人死如灯灭,党家院子从悲痛中醒来,又点燃了炊烟。米在锅里煮着,渐渐地散发出米香。这一丝米香像是有着神奇的魔力,弥漫在整个屋子里。已经饿得奄奄一息的家人,闻到这股香气,眼中都燃起了希望的光芒。三岁半的云儿在屋子里摇摇晃晃地走着,他紧紧地抿着嘴巴,那是在极力控制自己快要流出来的口水。这时院门突然被敲响了。原来是村里的几个邻居闻到了米香,小心翼翼地来闻问。吴明信赶紧打开门,看到邻居们那饥饿又期待的眼神,他的眼眶又红了。他转身对屋里的家人们说:“咱们的米粥大家一起吃,先救救这些命悬一线的乡亲们。”于是,秀兰拿来碗筷。黄天秀又向锅里掺了一壶开水,搅匀野菜洋芋红苕苞谷和大米熬成的稀饭,给每人舀一碗。吴明信端给他们以后,感觉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

那些被救助的人们,眼里含着泪,他们不停地感谢着吴明信。大家都聚在院子里,虽然食物还是那么少,但此时的人们心中充满了温暖。他们互相扶持着,在这无尽的苦难中,这小小的善举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,照亮了彼此的心。夜幕降临,村子里的哭声少了,虽然饥饿依旧是个巨大的难题,但人们在这简单的互助中找到了坚持下去的力量。吴明信看着大家,心中默默祈祷着老天爷,希望这样的苦难日子能够早早地结束。

随着粮食危机如洪水猛兽般袭来,乡书记的身影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,村支书自身都难以养活全家,更是对村里的事不闻不问了。村子里的人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,不得不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,各自为战,以求保命。他们进一步挖掘各种可以果腹的食物来源,除了采挖野菜和葛根,一些年长的妇女又绞尽脑汁,想出了新的办法。她们开始收集那些野草的种子,尽管这些种子犹如凤毛麟角般稀少,而且有些还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食用,但这也是生存的一线曙光。

党家院子的黄天秀犹如一本行走的野生植物百科全书,对各种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