嬷嬷派出两拨人马。
一拨去往京城里有合适年纪千金的府邸议亲,另一拨,则持着一幅画象,出了城门找谢玉兰。
谢玉兰远在千里之外的扬州,对这些完全不知情。
她在发愁做首饰的原材料。
自从卖了那批首饰后,她跑遍了扬州城的珠宝铺子,可要么嫌她进货量小不愿合作,要么漫天要价,给她的全是次品。
“大哥,怎么办?”两个小孩也愁眉苦脸。
“怕什么?车到山前必有路,走,先去买菜,你们今天跟我一起出门,正好带你们溜达溜达。”
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,去的也快,瞬间双眼放光。
谢玉兰其实心里也愁云密布,在买菜的时候,忽然瞥见街边小贩筐里堆着的新鲜菱角,黑亮亮的壳上还沾着水珠。
她眼睛一亮。
“有了。”
这些商贩能卖,她怎么不能卖?
城里和乡下通行不便,赚得其实就是幸苦钱。
谢玉兰干脆租了辆驴车,带着半夏和忍冬出了城。
扬州城南十里外的水乡村,河道纵横,菱塘连片。
“老伯,这菱角怎么卖?”谢玉兰在塘边,朝池塘里正采着菱角的老农问。
撑船的老农打量她几眼,以为就是小孩子闹着玩:“小郎君要多少?”
“二十斤。”
老农闻言,笑了:“三文钱一斤。”
谢玉兰好说歹说,砍到两文,又向附近的村民收了笋干、野菌,统统放在驴车上。
半夏看着谢玉兰不停地往外掏钱,小脸紧巴巴的问:“大哥,这些真能赚钱吗?”
这些在她们乡下,可是最不值钱的东西。
谢玉兰擦了把汗,笑道:“扬州城里,一碗菱角羹卖十文钱,咱们煮熟了卖,稳赚不赔。”
正说着,忽听一群小孩欢呼:“荷花!好大的荷花!”
只见不远处几个孩童手持着硕大的荷花,丝毫不在意炎热的天气,跑跑跳跳地打闹着。
谢玉兰的视线越过他们,看到不远处有一方清塘,碧波荡漾,粉荷亭亭。
而半夏和忍冬眼巴巴望着,忍冬突然小声道:“以前爹爹也会采荷花逗我们和娘亲开心”
谢玉兰心一软:“等着,我去摘。”
她说完,跳下驴车,卷起裤腿,刚踩进浅水区,忽听身后一声厉喝:“别动!”
还未回头,一道青影已飞扑而来,猛地拽住她手腕。
“哗啦!”水花四溅。
谢玉兰跟跄着被拖上岸,后背撞进一个温热的胸膛。
“你这人怎么回事?寻死也别挑人家荷塘啊!”少年清朗的声音在头顶炸响,“这水深着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