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从普通女大到开国女帝 > 第159章 字典

第159章 字典

按照正常历史进程,还要将近百年后,才会确立这一标准,用于指导诗歌创作。~幻′想-姬? .更/新!最-快.

如今杨盛岚提前弄出这一套,更多是想降低雅言的学习难度,方便交流。

闻漪对此接受良好。

甚至充分发挥出她过耳成诵的天赋,只是跟着念了一遍,就点头道:“确实比音调高低长短差异简单了不少。”

“只是这套注音,臣愚钝,还请陛下指教。”

哪怕是语言天才,也没能一下子接受全套拼音,毕竟是从未见过的东西,

杨盛岚笑道:“前朝年间,西方大秦曾遣使献物,所用文书上有类似图案,我在宫中发现后,以此为灵感,将其改编完善,作为辅助工具使用,你记一下。”

全套拼音一共也就六十三个,教起来很快,又有对应的汉字参照。

依然只用一遍,闻漪就全部记住了。

随后她默默思索了片刻,眼中满是惊叹。

“陛下大才,既如此,就只剩下文字简化了,陛下不会也准备好了吧?”

杨盛岚立刻顺坡下驴,“这件事我也琢磨了很久,你先回去将这套音标彻底学明白。”

待闻漪离开,她便找出那两本医农手册和军纪,准备将其“翻译”一遍。:<三a$[叶?屋?\ >无?}?错,)?内|±t容1~§

正好晟朝初立,今年又招募了不少新军,得强化一下作为大晟将士的身份认同感,需要对军纪做个微调。

于是,长安城搞庆祝活动时,杨盛岚在未央宫奋笔疾书。

写着写着,她忽然想到,这些东西最后都得送去印刷厂,还得重新做字模。

索性起身走了趟少府。

这里依然砰砰乓乓的声音响个不停,杨盛岚是临时起意,一首到了大门口,彭锻霄才收到通知,顶着一脸大花脸匆匆跑了出来。

“见过陛下,陛下恕罪...”

杨盛岚抬手截住了话头,“前面带路,让朕看看你们近来的工作成果。”

彭锻霄应了声是。

他常年沉迷于手工活,心眼不算太多,老老实实的带着人挨个院子看去。

“早前陛下有令,让持续改良纺车,从手摇到脚踏,再到人转大纺车,水转大纺车,如今好像到了极限,暂时没有新的思路。”

杨盛岚并不意外,水转大纺车本是南宋后期才出现的东西,这些人能根据一个概念研究出来,己经很了不起了。

“前些年段夫人找到了吉贝的种子,如今正在扩大种植规模,那是一种极好的纺织原料,日后会逐渐成为主流。′如^文_网* *免-费!阅_读*”

“可惜这水转纺车却处理不了,少府得想法子,制作出能高效处理吉贝的纺车。”

棉花是短纤维,麻、丝都是长纤维,两者需要的纺车也有所区别。

水转纺车虽然极大提高了南郊纺织厂的效率,但它除了局限于场地,对原材料的适应度也不够。

杨盛岚这是希望,能弄出初代“珍妮纺织机”来。

如今少府专职研究人员己经突破了两百之数,多试试,总会有收获。

彭锻霄记下这个要求,又带着她去看了些武器。

“考虑到骑兵需要快速发射,少府正在尝试做出更轻巧、射程更远的弓箭,至于驽。”

见他面有难色,杨盛岚就知道,目前没什么思路。

这也正常。

她一首喜欢打闪电战,驽这种上弦慢、不够灵活的武器,定位偏向于防守,远没弓箭关注度高。

“你可以参考驽的原理,来改良弓,多尝试不同的材料组合,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样式。”

这不是什么稀奇思路,彭锻霄没什么意外之色,应了声是便道:“除了弓箭,臣等也一首在尝试炼出更好的钢刀,前几天又改进了一下炉子,过些日子就能看到效果了。”

当年在紫柏山时,杨盛岚让他们采用穷举法,对比不同的原材料配比和温度,如今钢铁的产量和质量都进步显著。

不只利好武器,曲辕犁也因此如虎添翼。

冶炼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。

“不错。”

杨盛岚很给面子的夸了一句,她还记得这一趟的主要目的,“你那些字模在哪儿?我去看看。”

彭锻霄有些惊讶,一边调转方向,一边道:“这东西完整版在印刷厂,少府只留了一些常用字做研究,目前并无新进展。”

杨盛岚要的就是常用字。

若是凭空默写三千多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