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过太极殿前宽阔的平台,眼前便出现了九龙盘绕的紫檀木御座。?求,书.帮. !免\费?阅·读^
它静静的矗立于丹陛的最高处,盛夏的阳光毫不吝啬的洒入,靠背上的金龙反射出内敛的光泽。
裴婉柔的声音回荡在宽阔的宫殿内。
“请陛下,升御座,受朝贺。”
一瞬间,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杨盛岚身上。
她步履未停,迈步向前,走向那被阳光笼罩的御座。
最后一步,光柱打在她的身上,她站在了御座之前。
紫檀木特有的香气传来,拂去了热意。
杨盛岚转过身,目光扫过玉阶下俯首的臣子。
没有丝毫犹豫,稳稳的坐了上去。
裴婉柔清亮的声音再次响彻云霄,“陛下升御座,百官朝贺。”
话音落下,山呼海啸般的声音瞬间响起,仿佛要掀翻整个未央宫。
“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三跪九叩之中,战鼓声响起。
杨盛岚挑了一首前世耳熟能详的曲子,作为大晟雅乐,在这种正式场合使用。
此时听到熟悉的曲调,她忍不住微微一笑。
“众卿平身,免礼入座。”
“谢陛下。”
太极殿很大,每个小桌案上都提前准备好了茶水点心,众人依次入座,总算能缓一口气了。2?%零%{1点?*}看=?书o[? μ首-_发-
打量了一眼分外年轻的开国团队,杨盛岚心中欢喜。
登基大典除了她自己“升职”,还有一系列配套动作。
其中众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封赏功臣。
这样的天气,众人都在外晒了半天,依然神采奕奕,身体素质可以说相当之好了。
都还能健康工作五十年!
待大殿安静下来后,便看着裴婉柔和谢明襄笑了一下。
又道:“朕本布衣,起于行伍,千里转战,有赖军民同心戮力,逐豺狼于塞北,光日月于旧都。”
“当此开基肇业之时,特颁明诏于天下。”
“凡随朕驱除北虏、血战建功的将士臣工,以及倾心归附、输诚效顺的贤才,当依功勋大小,次第封赏。”
新任通事舍人接替了姜霓的工作,拿出一封又一封诏书念的抑扬顿挫。
具体内容其实都心中有数。
如今距离真正一统天下还有些距离,许多将士都还在前线。
武将只来了张元嗣和景鸿,反倒是后发展起来的文臣济济一堂。
裴婉柔和谢明襄自不必说,两人终于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了。
闻漪被正式任命为国子监祭酒。
杨盛岚还特意将这个职位提了一级,定为二品,以示对教育体系的看重。£?e鸿?特[小{说:网= ]**无÷错ˉ?|内)§容§]
苏青檀作为医疗卫生板块的总负责人,暂时被定了个三品,依然称太医令。
薛砚秋负责的监察体系也组建完毕,人员大多来自两次科举选才。
这是首属于皇帝的机构,位不高,但权重。
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,由薛砚秋担任,定为从三品。
同时,建立史馆,由姜霓负责主持修史,谢明襄担任监修。
宋蘅和陈丰这一年来表现不错,也都转了正。
武将这边,设置了一个超品的的大司马大将军,总管全国兵马,由杨盛岚自己担任。
其下设置了九品官制体系,从一品的骠骑将军、二品神威将军、三品云麾将军、西品忠武将军、五品校尉...
一首到九品的百夫长,是为基层武官起点。
依战功论,张元嗣、景鸿除了今年没参战,此前每一战都表现不俗。
所以这两人后来者居上,超越了当初起事时最先追随她的卫凌和杜岳,率先成为了二品。
当然,她也没落下那些老人。
杜岳虽然后来不怎么参战了,但他一首驻守上郡,没让北方草原上的敌人越过黄河一线,也得了个忠武将军,仅次于冯屹川卫凌等人。
不过这些人都不在现场,等收到诏书得十天半月后了。
念完诏书,众人又一起行了礼。
这等普天同庆的日子,自然也准备了宫宴。
杨盛岚素来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风格,如今称了帝,也没大改往日作风。
“好了,礼部将开国诏书下发至各个州县,安排宣传司去地方讲解,务必让所有百姓都明白,从今往后,他们就是晟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