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事时,大体上采用的府兵制,除了部分精锐,地方驻军大多要参与农业生产,或多或少有些屯田。
如今潼关没了关防上的压力,这方面的任务就更多了。
杨盛岚转了一圈,没发现有什么不妥。
便道:“你也是兴隆岭出来的,这等紧要之地,只有交给你这样的老人驻守,我才放心。望你仔细行事,不要堕了寒山军的威名。”
石峻立刻大声应下,又好一通指天发誓,定会守好潼关云云。
到了晚上,杨盛岚就看见,忙碌了一整天的士兵仍然没停下来。
有的老兵带着新兵背军纪。
也有老兵拿着去年底崔白虹编写的小册子,和百姓一起学习农耕知识。
这也是一种识字方法。
枯燥的知识人们不一定愿意学,学了暂时也没用。
反倒是这些实用性强的东西,感兴趣的人不少,时不时还有人争论对错。
姜霓默默记下:潼关气象一新,关防严整,军民和谐。
翌日,一行人出了潼关,沿黄河南岸东行。
到了陕县三门,便见浊浪排空,黄河咆哮如雷。
纤夫喊着整齐的号子,拉着一艘巨舟越过险滩。
目睹这样人与自然搏斗的场面,忆起后世在网上见过的三门峡大坝,杨盛岚心中激荡,暗自感叹。
“一代代人与天争命,才让这天堑变通途,还得继续努力。”
过了陕县,便见桑麻蔽野,一路村落炊烟袅袅。
道旁有垂髫小童捧着一把青涩的野果子,红扑扑的小脸满是欢欣。
见人来立刻停下脚步,好奇的打量。
杨盛岚挥了挥手,从此间策马而过,终于到了邙山余脉的一处高坡。
山脚下广袤的平原上,阡陌纵横,河渠如网。
更远处,东都的轮廓己清晰可见。
杨盛岚深吸一口气,回头笑道:“如何?这一路你都看到了什么?”
姜霓眉眼弯弯,“回君侯,古道新生,小臣看见了希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