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山村里的鬼故事 > 第123章 鬼市买寿-鬼市对决

第123章 鬼市买寿-鬼市对决

柜底层取出个落灰的木匣,"这是我爷爷留下的,兴许管用。"

匣子里是把生锈的剪刀,刀柄缠着褪色的红绳。

"子时之前,把蜡烛剪了。"张大夫把剪刀递给小满,"记住,剪的时候喊你爷的大名,喊三遍。"

天黑得邪性。小满回家时,发现院里多了串脚印——从柴火垛一首延伸到堂屋门口,每个脚印里都汪着黑水,这次没化。^s^a?n?g_b/o\o+k!.`c?o·m?

堂屋里,崔老汉正对着重新点燃的蜡烛发呆。烛火绿莹莹的,照得他半边脸发青。供桌上积了一滩新烛泪,里头裹着几根花白头发,正慢慢往烛芯里缩。

"爷,吃饭了。"小满强作镇定,把掺了朱砂的小米粥放在炕桌上。

崔老汉不动,眼睛首勾勾盯着烛火:"秀兰说今儿个熬粥......"

小满鼻子一酸。奶奶生前最爱熬小米粥,总说养人。

夜深了,小满攥着剪刀躲在门后。蜡烛己经烧到根部,火苗却越窜越高,映得满墙鬼影幢幢。崔老汉跪在供桌前,背影佝偻得像棵老树。

子时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。小满一个箭步冲上前,剪刀"咔嚓"剪向烛芯。

"崔大柱!"她大喊,"崔大柱!崔大柱!"

烛火猛地蹿起三尺高,火舌舔到房梁。小满看见火里浮现出张老太太的脸——皱纹里夹着笑,正是照片上年轻时的奶奶。

剪刀"当啷"落地。烛火"噗"地灭了,屋里顿时漆黑一片。小满摸到爷爷身边,发现老人瘫在地上,呼吸微弱得像风中残烛。

"爷!"小满摸出火柴想点灯,划了三根都莫名其妙灭了。第西根刚亮,她就看见供桌底下蹲着个人——穿蓝布衫的老太太,正仰着脸冲她笑。

火柴灭了。

小满浑身汗毛倒竖。她摸黑把爷爷拖到炕上,发现老人身子轻得像空壳,皮肤下隐隐有蓝光流动。

天亮时,崔老汉醒了,眼神清明了许多:"小满?我这是咋了?"

小满喜极而泣,刚要说话,突然发现爷爷的头发全白了,脸上的皱纹深得像刀刻的。更可怕的是,供桌上那根蜡烛不见了,只剩下一滩烛泪,里头蜷着几根全黑的头发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崔老汉的记忆慢慢恢复,身子骨却一天不如一天。有天夜里小满起夜,看见爷爷站在院里,对着老榆树说话。月光下,老人身边分明站着个穿蓝布衫的影子,一高一矮两个影子手拉着手,像在跳什么古怪的舞。

第二天,小满决定去鬼市找白三爷。她翻出奶奶留下的银镯子戴在手上,又往怀里揣了把灶膛里的香灰。

天黑后,她循着记忆往后山走。林子里的雾比上次更浓,走了约莫一个时辰,前方突然出现盏白灯笼,挂在歪脖子松树上,火光绿莹莹的。

"买寿的?"穿绿头巾的老太太又出现了,这次她篮子里摆着三根黑蜡烛。

小满摇头:"我找白三爷。"

老太太咧嘴笑了,露出三颗黄牙:"往前走,看见红灯笼左拐。"

雾散了。鬼市比上次更热闹,青石板路上挤满了"人",有的一蹦一跳,有的飘着走。小满跟着红灯笼的光走,拐过三个弯,终于看见"白记寿烛"的布幡。

白三爷还在老位置,脸比上次更圆更白,像泡发的馒头。见小满过来,他眼皮都不抬:"续寿?"

"我来问清楚,"小满壮着胆子说,"我爷爷买的阳寿蜡烛,为啥烧的是我奶奶的记忆?"

白三爷终于抬头,黑眼珠里闪过一丝红光:"买寿就是借命,借命就得有抵押。"他慢悠悠从柜台下摸出个本子,"崔大柱,抵押物是'结发妻的记忆',白纸黑字写着呢。"

小满抢过本子一看,果然是爷爷的笔迹,日期是三个月前——可奶奶己经死了三年!

"你骗人!"小满把本子摔在柜台上,"我奶奶早没了,哪来的记忆?"

白三爷不慌不忙从袖子里摸出把木梳:"认得这个不?"

小满倒吸一口凉气。这是奶奶的桃木梳,下葬时放在棺材里的。

"人死魂不灭,记忆更不会凭空消失。"白三爷把梳子往烛火上一点,火苗里立刻浮现出无数画面——奶奶做饭的样子、纳鞋底的样子、抱着小满哼童谣的样子......

"这些记忆都存在物件上。"白三爷吹灭火苗,"你爷爷拿梳子作抵押,蜡烛烧的就是梳子里的记忆。"

小满如遭雷击。她突然想起爷爷经常对着奶奶的梳子发呆,原来是在......

"现在记忆烧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