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新阅微异谈 > 第65章 横山夜遇狐鬼言,悔悟方知冤债了

第65章 横山夜遇狐鬼言,悔悟方知冤债了

【横山夜遇】——

先师赵横山先生年少时,曾在西湖畔的一座寺庙里读书。\小`说^宅_ !吾~错′内.容?那寺庙的楼阁藏在绿荫深处,远离尘嚣,格外幽静,他便在楼上支了张床,整日埋首书卷。

一日夜里,他正挑灯诵读,忽听得房间角落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,像有人踮着脚在地上轻走。先生性子刚直,当即放下书卷,厉声喝问:“是鬼还是狐?为何要在此打扰我读书?”

寂静中,那声音停了片刻,才听得一个含混不清、带着几分怯懦的声音嗫嚅着回答:“我……我既是鬼,也是狐。”

先生更觉奇怪,又问:“鬼便是鬼,狐便是狐,哪有既是鬼又是狐的道理?”

过了好一阵子,那声音才又幽幽响起,带着几分悲凉:“我本是一只活了几百年的狐狸,早已修成内丹。`l~u¢o′q¨z,w_..c+o/m~可不幸被同类活活掐死,还抢走了我的内丹,如今魂魄滞留在此地,成了一只狐身所化的鬼。”

先生追问:“既然被同类所害,为何不到阴间去申诉冤屈?”

那声音沉默片刻,竟透出几分悔意:“但凡靠吐纳导引、自身修行炼成的内丹,就像血气依附在形体上,与自身融为一体,并非外来之物,旁人根本抢不走;可若是靠采补之术得来的,就像抢来的钱财,本就不是自己该得的,所以别人才能杀了我,吸走这内丹。我当年靠媚惑人摄取精气修炼,伤害了太多人,常言道‘杀人者死’,我落到这般下场,本就是罪有应得,就算向神灵申诉,神灵也不会理会。所以只能在此郁郁寡欢地住着。”

先生又问:“你住在这楼上,到底想做什么?”

那声音答道:“原本想隐匿身形、收敛气息,修炼太阴炼形的法术。?x/i?n.k?s·w+.?c?o·m\可先生您身上的阳气太过旺盛,像烈日般熏烤着我,让我这阴魂不得安宁,所以才出来求您可怜,只求阴阳两界各安其道,互不打扰。”

说完,只听得地上传来“咚咚”的磕头声,再问时,便再也没有回应了。

赵先生第二天一早就从那楼阁搬了出去。他后来常把这事讲给门生听,叹道:“夺取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终究是守不住的,反倒会因此害了自己啊。”这话真是令人警醒,太可怕了!

【宿债自了】——

堂兄万周曾讲过这样一件事:交河县有个农家妇人,每次回娘家,总爱骑一头骡子赶路。那骡子生得壮实,性子又温顺,不用人牵缰绳,凭着记性就能认全往返的路。有时丈夫忙着田里的活计抽不开身,她便自己驾着骡子出门,一来二去好些年,从没出过半点岔子。

可那天偏偏出了意外。妇人在娘家多耽搁了些时辰,动身往回走时,天已经阴得像浸了墨的布,连半点儿月光都透不出来,黑沉沉的夜色里,连东西南北都辨不清。正走着,那向来听话的骡子忽然一阵躁动,猛地挣脱了惯常的路径,驮着她疯了似的往一片高粱地里冲。茂密的秫叶层层叠叠,秆子又高又密,进了里头就像跌进了迷魂阵,左转右绕怎么也找不到出路。

就这么在黑暗里折腾到半夜,骡子才驮着她闯出高粱地,停在一座破败的寺庙前。寺庙早已荒废,断壁残垣间只有两三个乞丐蜷缩在廊下,借着微弱的星光勉强能看清人影。妇人又怕又急,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实在没别的法子,只能硬着头皮向乞丐求助,当晚就和他们挤在廊下过了一夜。

第二天一早,两个乞丐好心送她回了家。丈夫见妻子这副模样,又羞又气,只当是骡子作祟,当即就找来绳套,要把这畜生牵去屠宰场卖了,好出这口恶气。

可到了夜里,他忽然做了个梦。梦里有个模糊的人影对他说:“这骡子前世曾偷过你的钱,你当年追得紧,他虽侥幸跑了,你却吩咐捕快把他的妻子抓来,关了整整一夜泄愤。如今他投成骡子,驮你妻子走这一趟,是还当年偷钱的债;把你妻子载到破寺,正是报你当年关押他妻子的仇啊。你若再把它送进屠场,岂不是又结下了来世的冤仇?”

他猛地从梦里惊醒,冷汗涔涔,心里又惊又怕,当即痛悔不已,对着空房连连忏悔自己的执念。说来也怪,就在他忏悔的这天夜里,那头骡子忽然自己倒地死了。

喜欢新阅微异谈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