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万界天幕:开局播放强军战歌 > 第57章 状元皇帝:西夏亡

第57章 状元皇帝:西夏亡

天幕之上,那关于海昏侯刘贺的荒唐闹剧,伴随着戏谑的音乐渐渐淡去。0·0¢晓*税,徃! /追?醉.辛¢漳~截`

众人尚在回味那“一天西十多件荒唐事”的惊人效率,期待着下一位“奇葩”登场。

倏忽间,背景音乐一转,竟带上了几分雅致的丝竹之声,与方才的滑稽截然不同。

一行全新的鎏金大字,缓缓浮现在天幕中央,这一次,字体端正,透着一股书卷气:

【古代奇葩皇帝大赏TOPX】

【第二位登场: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——西夏神宗李遵顼!】

“状元皇帝?!”

此言一出,各朝各代的儒生们,先是一怔,随即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喜与自豪。

大唐长安,国子监内。

一位老祭酒激动得胡须都在微微颤抖。

“状元郎做皇帝!状元郎做皇帝啊!”

“这……这岂非是我辈读书人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典范?!”

他眼中泛起泪光,仿佛看到了儒家理想照进现实的辉煌。

孔府之内,更是响起一片赞叹之声。

“以文治国,以德化民,此乃圣人之道!”

“状元之才,必能安邦定国,开创盛世!”

他们纷纷整理衣冠,神情肃穆,准备观摩这位“状元皇帝”的治国方略,以期从中汲取经验。

然而,天幕的画面,却并未如他们所愿,展现出一派君明臣贤、国泰民安的景象。?狐.恋,雯¨穴- `耕^薪·嶵-哙`

画面之中,西夏皇宫内。

李遵顼身着龙袍,手捧书卷,眉头紧锁,似在钻研深奥的学问。

可宫殿之外,武将们却满面愁容,军备松弛,士气低落。

旁白声音带着一丝惋惜,缓缓道来:

【李遵顼,确有文才,其诗作亦有可圈可点之处。】

【然,治国理政,与吟诗作赋,终究是两回事。】

【他重用文臣,以儒学治国,本无可厚非。】

【但其弊端在于,过度压制武将,轻视军备,导致国内武力日渐衰微。】

画面上,出现了西夏朝堂之上,文官们趾高气扬,对武将颐指气使的场景。

而那些曾经为西夏开疆拓土的将领,却只能忍气吞声,郁郁不得志。

大宋,临安皇宫。

赵构正与几位主张“重文抑武”的大臣讨论着什么。

看到天幕上西夏李遵顼的所作所为,以及那“过度压制武将”的评价,殿内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。

几位文臣不自觉地低下了头,面露讪讪之色。

赵构自己也觉得脸上有些发烫,仿佛被人当众打了一巴掌。

金国上京,金章宗完颜璟看着这一幕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。

“西夏如此,国力衰弱,倒也省了我大金不少麻烦。~6¢腰~看¨书`枉/ -首.发.”

天幕画面继续。

李遵顼不仅重文轻武,更致命的是,他极度迷信谶纬之说。

一日,宫中传出一首古怪的童谣,其中有“牛继马后”之类的含糊字眼。

李遵顼听闻之后,竟深信不疑,认为这是上天警示,预示着有大臣图谋不轨。

他不经查证,便下令大肆搜捕朝中姓“牛”或与“马”字相关的官员。

一时间,朝野上下,人人自危,无数无辜之人因此受到牵连,甚至家破人亡。

他还因此轻易更改了既定的国策,使得国家政务陷入一片混乱。

咸阳宫内。

秦始皇嬴政看到此处,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鄙夷之色。

“哼!以童谣治国,荒谬绝伦!”

“朕焚书坑儒,便是要杜绝此等蛊惑人心之言!”

“帝王心术,岂能被区区谶纬所左右?!”

他猛地一挥袖,龙袍鼓荡,帝王威严尽显。

大汉,未央宫。

汉武帝刘彻亦是眉头紧锁,眼中闪过一丝不屑。

“朕虽求仙问道,却也知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”

“此等君主,将国运寄托于虚无缥缈之言,与三岁稚童何异?”

天幕之上,西夏的疆域图缓缓浮现。

肉眼可见的,那原本还算广阔的版图,在李遵顼的“治理”下,开始逐渐萎缩。

边境之上,烽烟西起,蒙古铁骑的身影,如同乌云般,开始压向西夏。

最终,画面定格在西夏都城被蒙古大军攻破,宫殿燃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