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锁之路:从莫干山到山水之间
林风站在莫干山“云栖小院”的露台上,看着远处被晨雾笼罩的竹林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上刚收到的两张照片。/6`1,看¢书.网^ *无?错′内\容/一张是阳朔遇龙河边的百年桂树下,几栋青瓦土墙的老房子错落有致;另一张是千岛湖深处的半岛,几栋临湖的独栋别墅正对着开阔的湖面。这两处物业,将是他连锁民宿计划的起点。
“林总,设计团队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。”运营总监陈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打断了他的思绪。林风转过身,脸上露出一丝笑意:“走吧,让我们看看这两处‘新成员’该怎么亮相。”
一、团队:经验与新意的碰撞
连锁计划启动的第一个星期,林风的办公室成了人才市场。他没在写字楼里租新场地,而是直接把“云栖小院”的一间闲置茶室改造成了临时会议室,墙上贴满了阳朔和千岛湖物业的航拍图、结构图,桌上堆着从各地搜罗来的民宿案例手册。
“王工,您这设计理念我服,但千岛湖那几栋别墅,能不能别全做成现代风?”林风指着图纸上的线条,对面坐着的王设计师曾主导过“云栖小院”的改造,擅长在老建筑里藏进现代舒适。此刻他正拿着马克笔在图纸上圈画:“林总放心,外立面肯定保留原有的木质结构,我想在每栋别墅的露台上加个‘玻璃盒子’——下雨时能看湖景,冬天能晒太阳,还不影响整体风格。”
角落里突然传来打字声,是刚招来的运营专员小周。这个95后姑娘之前在连锁酒店做过数据运营,此刻正对着电脑屏幕念叨:“阳朔那边周边有5个网红打卡点,距离都在3公里内,我们可以设计‘民宿+徒步’套餐,数据显示这类产品复购率比单纯住宿高27。”
林风眼睛一亮,推过去一杯茶:“具体说说。”
“我爬了三天小红书,发现去阳朔的游客里,30会提前搜‘小众路线’,但现在的民宿大多只提供住宿。+新?完,本*神`站¢ *追`最′新!章-节^我们可以和当地向导合作,早上带客人去遇龙河支流竹筏漂流,中午回民宿吃农家菜,下午去古村落学做油茶——这些体验项目能让客单价至少提高150元。”小周调出表格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竞品分析。
团队组建用了21天,最终定下12人核心组:有王设计师带领的3人设计小队,小周所在的4人运营组,还有负责供应链的老郑——他曾帮“云栖小院”搞定过山里的建材运输,这次要同时对接阳朔的老木料商和千岛湖的软装工厂。
“云栖的成功靠的是‘在地感’,”林风在第一次全员会上敲着桌子,“连锁不是复制粘贴,阳朔要像阳朔的样子,千岛湖要带着千岛湖的魂。”
二、设计:让房子长在风景里
阳朔的老房子藏在一片桂树林里,最大的问题是潮湿。王设计师带着团队去现场勘测时,发现墙角长着青苔,木梁上甚至有虫蛀的痕迹。“得先做防潮处理,”他蹲在地上摸了摸墙面,“但不能用化学涂料,破坏了老房子的肌理。”
最后想出的办法很“土”:从当地老乡那里收来二十多担桐油,混合着艾草汁一遍遍刷木梁;地面铺的青石板特意留了缝隙,下雨天能让水流顺着石缝渗进土里,而不是积在屋里。“你看这扇窗,”王设计师指着图纸上的月牙形窗,“正对着外面那棵百年桂树,秋天客人坐在屋里喝茶,抬头就能看见桂花飘进来。”
千岛湖的别墅则是另一番思路。那几栋房子原本是上世纪90年代的度假村,外立面贴满了瓷砖,林风第一次去看时直皱眉:“像个老干部疗养院。”改造方案里,他们把瓷砖全敲了,换上当地的杉木板材,还在每栋别墅的屋顶加了个“了望台”——用玻璃和钢结构搭成,站在上面能360度看湖景。
“最妙的是那个共享厨房,”小周拿着效果图给林风看,“我们打算请千岛湖的渔民当‘临时厨师’,客人可以自己钓上鱼来,让师傅教着做鱼头汤。厨房外面是亲水平台,晚上能围着火炉吃烧烤,看星星。·l¢o·o′k¨s*w+.!c-o′m,”
设计稿改到第七版时,王设计师在凌晨三点发来消息:“阳朔那栋老房子的天井,我想做个‘雨帘’——下雨时水顺着屋檐流下来,在天井中间汇成小水池,放几尾本地的田鱼,客人坐在走廊里能听见雨声,还能看鱼游。”林风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