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戬的心中,既想要太阳,又想要月亮,他难道不知太阳和月亮本就不能共存么,谁又真正拥有过太阳和月亮呢?什么都想要,最后只会什么都得不到罢了。但是人总难免会痴心妄想。韦护离开之后,杨戬心中空空荡荡,无所依托。昨日看着喜欢的房间,今日只觉索然无味。杨戬行出房去,看到哪吒和何大夫一同出来,哪吒的目光专注地看着何大夫,而何大夫眼中亦扑闪着柔情的光芒。真令人羡慕。杨戬一直想效仿他们,想复制他们的恩爱甜蜜,但他搞砸了。杨戬的目光在哪吒和敖丙身上徘徊,哪吒感受到了他的目光,收敛了笑容,向他道:“杵这干嘛呢?当门神啊?”杨戬看着哪吒,出声道:“你们去哪?”只是普通的询问,当是打招呼,哪吒却皱了皱眉,道:“问这干嘛,老子可没义务跟你报告。”杨戬听到哪吒没什么好话,看向敖丙,敖丙笑了下,道:“我去伤兵营给伤兵看看伤。”杨戬点了点头,“我跟你们一道吧,刚好没什么事。′?*小&%说¢÷£C>|Mˉ#S?? ¤已×发μ=布o最~>?新?′章′??节)??”哪吒一听,就有点不是滋味,“你没事就没事,跟着我俩干啥?”哪吒一点不想让人跟。杨戬的目光一直在敖丙身上,哪吒恨不得把他那俩眼珠子挖出来。哪吒望了杨戬的房间一眼,问:“韦护呢?”杨戬淡淡地回应,“去找他师弟了。”哪吒也没想跟他啰嗦,拉了敖丙的手先走了。杨戬在后头亦步亦趋地跟着。杨戬现在也不知是一种什么心理,大概在寻求安慰吧。尽管他自己求而不得,但看看别人的幸福好像也能感同身受。渑池县里装不下这三十多万将士,有大半将士还是驻扎在城外。跟着子启投降的十多万殷商士兵令姜子牙伤透了脑筋,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,处死是不能了,考虑收编。但无论让他们驻扎渑池县还是跟着攻打朝歌,都难以令人放心。攻打朝歌得防着他们临阵倒戈,留在渑池,又得防着背后夹击。毕竟渑池和朝歌之间隔着一条浩瀚黄河,前面倒戈抑或后面夹击,都隔着河,姜子牙唯恐鞭长莫及,无法控制事态。还有就是,子启到底是不是真降也很令人怀疑。这些日子,姜子牙就和智谋团商量着安置这些降兵和计划渡河之事。原先朝歌派来的二十万支援兵过河来,留下了五千条船。若想快速有效率地度过黄河去,还得多造几千条船。一想到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精力,姜子牙就有些心焦。“还不如干脆让这十多万降兵造一座桥出来,后面无论是潼关来的援兵还是我们攻下朝歌回西岐,都可以直接走桥了。”智谋团里的一位谋士道,“缴了他们的兵器,派我们自己的军队监督工事,若是敢反,格杀勿论。”此话一出,让姜子牙在一团迷雾中看到了一丝光亮,其他谋士也纷纷表示此举可行。但有人还是表示出担忧,“十多万降兵放一起,一人拿一根木棍也足以造成威胁了。咱们还要打仗,哪有那么多军队盯着他们。老夫以为,还是将他们打散,勇猛的派到前线作为死士冲锋,铠甲一统一,由不得他反。敢退就斩。”有人附和:“也可,将他们打散了,重新编入咱们的队伍,敢退就斩,有功就升,也能顺便充实咱们的军队。”姜子牙点了点头,道:“造桥和收编都可。那便拟定具体章程出来,选拔有才之人充当死士冲锋,剩下的派去造船造桥吧。造桥不急,先造千把船只出来。”中心思想一确立,就开始拟定具体章程。一群老家伙兢兢业业地商讨,难免意见相左,便吵得面红耳赤,但还是很快速地把章程拟出来了。姜子牙过目之后,没什么问题,就立即颁发实施了。武王站在城门楼上看着千里黄河,河面上烟波浩渺,涤荡着他一腔豪情。姜子牙出现在他身后,清咳了声。武王听到声响,转过头来,见是姜子牙,连忙上前拜见,“相父。”姜子牙点了点头,道:“武王在想什么?”武王道:“未想什么。”两人俱都擡眼向浩瀚黄河看去,隔着一条黄河,望着对岸。秋意浓了,秋风瑟瑟,城门楼上旗帜翻飞,猎猎作响。姜子牙叹息了一声,道:“眼看要入冬了,得赶在入冬前渡过河去。”武王点了点头,道:“是该来个了结了。”武王继承父志,讨伐暴君,殚精竭虑,兢兢业业,没有一日敢懈怠。父兄之死,时刻警醒着他。他与纣王不共戴天,如今八百路诸侯在此,天下皆反,只需渡过黄河去,纣王大势已去,再无力回天。姜子牙将眼下形势又与武王分析了一遍,武王认真而安静地聆听,像在聆听老师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