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爱恨无情 > 第166章 下派锻炼

第166章 下派锻炼

少丰主编的《苏区人物志》发行以后,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,又陆陆续续收到新的人物资料。??优1±.品:&×小?×说<@?网×= $=?更?}\新?-.最+,全·?;他如获至宝,综合整理后发现,这些新增人物资料,大都是当年的童子团或共青团员,宛如一颗颗闪耀的星辰,他们要年轻五岁到十岁左右。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健在,犹如苍松翠柏,是宝贵的老红军老革命。他灵机一动,决定编辑出版第二集。朋友的建议如醍醐灌顶,应该直接采访一部分老红军老领导,深入挖掘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。这不仅是抢救性的收集资料,更能如庖丁解牛般突出自身优势,还能为第二集的出版推波助澜,扩大影响,增加发行。他欣然采纳这个建议,暗自摩拳擦掌,北上京都,专访那些德高望重的老红军老党员老干部。

突然间,组织部的一纸文件如一道惊雷,点名下派少丰前往印刷厂挂职锻炼,还美其名曰这是日后干部晋升晋职的必经之路,必须拥有在基层工作任职的履历,方可踏入晋升的康庄大道。少丰心中暗自思忖,自己可是从赤江进修校那最基层的地方摸爬滚打了整整五年,而后调入县委办公室工作了一年,难道这还不算基层?接着又调入市里工作了八年,这也算不上中高层嘛?为何还要去那印刷厂任职,才算是基层?既然是组织的决定,少丰也不再多言,旋即前往印刷厂报到。印刷厂的吕厂长首先表示热烈欢迎,紧接着便说道:“组织部任命你为厂长助理,你也无需每日来厂里上班,你尽可随心所欲!若有印刷业务,你只管拉来我们厂里做,一来可以给你提成,二来也算你助理岗位的全勤。”

原来下派锻炼竟如此轻松惬意,少丰心中犹如绽放的花朵欣喜若狂。这不禁让他立刻联想到,曾经听说市团委黄副书记下派竹县担任副县长,两年期满后,他却毅然决然地不愿再回到团委,而是直接调任为副县长。朋友对此大惑不解,询问他有何感受。他在朋友面前毫不掩饰地坦言:以前的他,简直难以想象,同样身为副县级干部,市团委宛如一潭死水,除了微薄的工资,毫无任何油水可言。当他出任副县长时,这个排名最末的副县级职位,却也分管着十多个部门。每个部门每年至少有两三次重大事务,需要县级领导亲自出席或拍板决策。这些部门之下,还有众多直属单位,诸如厂矿、学校、医院、旅游景点等等。自然也需要分管的县领导前去视察和关怀。每当他出席完一次活动,临行之际,都装着十张以上的百元大钞。仅此一项,其年度收入便如潮水源源不断,至少有十多万吧。年终总结与绩效挂钩,每个部门都会把最高绩效的标准当作参照系数,也会给他一份奖励,而且这是名正言顺、合理合法的收入,毕竟他这个副县长可是县级主管领导。这项收入至少年度也不会少于十多万。当然,分管几十个部门的就如同坐拥金山银山,有几十万之巨。由此估算一把手的收入,那简直就是日进斗金,百万年收入易如反掌!此外,遇到端午、中秋、春节等等节日,每个部门或单位送来的礼物,给的过节费,更如雪花飘飘纷至沓来,多到无法计算。如果你能帮他们排忧解难,那收到的感谢费更是如过江之鲫,三五万往上数,没有定价,难以估量。

少丰如醍醐灌顶般猛然清醒了过来,他深知下派锻炼必须要选对地方,只有走进权力部门才能捞到好处。命运将他派到了印刷厂这样的企业,这里无权无势无资源,每一分每一厘都得靠自己去挣。不仅如此,还要如无头苍蝇般四处拉业务。可又能如何呢?他自己本就是无权无势无资源无关系的四无人员,唯有借着下派锻炼的契机,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去采编苏区人物志的第二集。为了感谢厂长给予他的宽松环境,他在大北街火锅店请厂长吃了一顿火锅后,便马不停蹄地转道北上,按照计划实施,对健在的老红军老领导进行专访。

京城长春街的梧桐叶犹如被岁月染上了一层淡黄,少丰与瑞明老师的另一弟子光标师兄并肩而立,站在了一栋老式单元楼前。这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将军楼,宛如一位迟暮的老人,灰扑扑的身躯略显沧桑,墙皮剥落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,与少丰想象中的大军区司令住所大相径庭。

“傅司令退休后一直住在这里。”光标师兄按下门铃,低声说道,声音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低了,“组织上分配的新房子他不要,说这里离菜市场近。”开门的是一位鬓角微白的中年男子,他的眉眼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严,不怒自威的气势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岳。少丰后来才知道,这位男子便是傅司令的儿子傅卫国,现任某集团军的师政委。

“何老师吧?父亲等你们很久了。”傅师长的目光犹如一道锐利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