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场另一侧的石刻说道:“看那个。”少丰回过神来,顺着老师手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一面天然石壁上,深深刻着“赤化全川”四个大字。每个字都有一人多高,笔画粗犷有力,仿佛是用尽全力凿进坚硬的岩石一般。!q~i_u?s*h¨u,b.a+n/g_.,m^e*
少丰快步走到石壁前,仔细端详着这些字。他发现这些字的刻痕很深,而且线条流畅自然,显然是经过精心雕琢而成的。“这是当年红军宣传队刻的。”瑞明老师走到石壁旁,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凹凸不平的刻痕,感慨地说道,“当时没有电动工具,全靠錾子和铁锤,一个字要刻上好几天呢。”
少丰听了老师的话,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。他学着老师的样子,伸出手指触摸那些字迹,粗糙的触感从指尖传来,仿佛能感受到八十多年前,那些年轻战士们在这里挥汗如雨、辛勤劳作的场景。“他们为什么要在这么坚硬的石头上刻字呢?”少丰好奇地问道。瑞明老师沉思片刻:“为了宣示决心,也为了让后人记住。石头比纸耐久,他们希望这份信念能流传下去。”
离开广场后,他们沿着蜿蜒的台阶缓缓而上,这些台阶宛如一条通往陵园核心区的神秘通道。同行的解说周老师介绍,这里一共有 341 级台阶,每一级都承载着红四方面军的历史记忆。这 341 级台阶并非随意设置,而是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——它代表着红四方面军创建于 1931 年 4 月 1 日。
少丰一边数着脚下的台阶,一边感受着自己的心跳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加快。每一步都像是在穿越时空,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紧密相连。“陵园分为几个部分,”瑞明老师边走边讲解道,“最下面是缅怀区,人们可以在这里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;中间是核心区,集中展示了红四方面军的历史和文化;最上面则是烈士墓地,是先烈们安息的地方。”
当他们走到半山腰的平台时,一片开阔的广场豁然展现在眼前。广场的正中央,一座高大而庄严的烈士纪念碑巍峨耸立,通体洁白,宛如一把刺破苍穹的利剑,直插云霄。碑身上镌刻着“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”几个大字,在阳光的照耀下,熠熠生辉,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。
“这座碑高 12 米,”瑞明老师继续说道,“它象征着 12 月,也就是红四方面军入川的时间。”少丰仰头凝视着这座雄伟的纪念碑,心中涌起一股崇敬之情。他不禁感到一阵目眩,仿佛能看到无数先烈的身影在碑前浮现,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这座不朽的丰碑。碑顶的红五星在阳光的照耀下,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,散发着耀眼的光芒,仿佛在云端闪耀。它与蓝天相互映衬,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庄重的画面。
少丰绕着纪念碑缓缓地行走,目光被碑身四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所吸引。这些名字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,像是无数个微小的生命在默默地诉说着他们的故事。“这些都是……烈士的名字吗?”少丰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,似乎被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撼。
瑞明老师站在一旁,默默地点了点头,轻声说道:“能找到名字的都刻上了。但更多的是无名烈士,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,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,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。”少丰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悲痛,他缓缓走到纪念碑的后方,只见这里整齐地排列着数十块方形墓碑,每一块墓碑上都刻着一颗鲜红的五角星,以及“烈士之墓”四个大字。蹲下身来,仔细观察着这些墓碑。他发现有些墓碑已经历经岁月的沧桑,表面出现了风化的痕迹,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。
“这里安葬着
位无名烈士。”瑞明老师的声音轻得像一阵微风,仿佛生怕打扰到这些沉睡的英雄们,“他们牺牲时大多只有十几二十岁,正值青春年华,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事业。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,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家乡在哪里。”少丰的喉咙突然发紧,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。一万七千多个无名无姓的年轻人,就这样静静地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下,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,却没有留下任何关于自己的信息。
“老师,我们能找到李铁柱的墓吗?”少丰突然问。瑞明老师翻开笔记本:“根据资料,他应该葬在烈士集墓区,我们过去看看。”他们沿着石板路继续向上走。山路越来越陡,少丰的t恤已经被汗水浸湿。转过一个弯,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坡地,整齐排列着数百座墓碑,像一支永远静默的军队。“27师的烈士集中在这一区域。”瑞明老师指着左侧的一片墓群。少丰小心翼翼地走在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