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在马车之后的,竟然是韩世杰。-d~i?n\g~x¨s,w?.·c_o′m`
他一身戎装,腰佩长刀,目光锐利,此刻正策马紧随在萧承钧车驾一侧,神态恭敬。
他竟是陪同定国公一同前来的。
徐巍的目光与韩世杰在空中短暂交汇,对方眼中似乎并无太多波澜,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冷峻。
一名亲卫上前,恭敬地掀开车帘。
萧承钧一袭锦袍,眉宇间不怒自威的。
他目光扫过前来迎接的一众官吏,最终停留在徐巍身上,微微颔首,却未多言。
徐巍上前,躬身行礼:“恭迎定国公大人。”
徐巍顿了顿,又向韩世杰行礼:“恭迎韩大人。”
萧承钧并未立即下车,只是淡淡道:“本公奉旨前来永明,叨扰了。”
他的声音平静,却自有一股威严,让在场众人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徐巍忙答:“定国公大驾莅临,永明县蓬荜生辉。”
萧承钧这才在亲卫的搀扶下,缓缓走下马车。
韩世杰也翻身下马,与其他护卫一同,警惕地护卫在萧承钧身侧。
韩世杰上下打量着徐巍,还是那熟悉的、不可一世的神情:“几个月不见,徐大人风采俊逸了许多。,搜+搜·小?说,网\ /免,费\阅-读?”
徐巍躬身笑道:“下官谢大人夸奖。”
徐巍亲自引领着这支威风凛凛的队伍步入县城。
街道两旁,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,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敬畏。
定国公出巡,非同小可,许多人平生都未曾见过如此威仪。
“徐县令,永明县倒是比我上次来时热闹了不少。”韩世杰打量着街道两旁的店铺,目光微动,“三个月时间,永明好像大变样了。”
徐巍道:“是朝廷政策有方,百姓齐心协力的结果。”
定国公的威名早已传遍大业王朝,今日得见真容,满城百姓无不伸长脖子张望。
一些商铺老板甚至搬出椅凳,踮脚远眺,生怕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县衙内,一切接待按照规制,既不失礼数,又不过分铺张。
萧承钧对这安排颇为满意。
“徐大人果然细心。”萧承钧淡淡道。
“定国公过奖了。”
待进入内室,萧承钧屏退左右,堂内只余萧承钧、韩世杰与徐巍三人。
“徐巍,本官此来,是有要事与徐大人商议。+2¨3·d·a¨w¨e_n.x~u.e~.!c-o`m\”萧承钧面色凝重起来。
徐巍连忙俯首:“请大人明示。”
“本官此番回京途中,接到圣上密旨。北方六州,今年大旱。”萧承钧声音低沉,“数月滴雨未下,田地龟裂,颗粒无收。”
徐巍闻言,心头一震。
北方六州,乃是大业王朝的粮仓,若是颗粒无收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朝廷已经调拨粮草赈灾,但杯水车薪。”萧承钧叹了口气,“若是情况持续恶化,恐怕会有大批难民南迁。”
韩世杰接过话头:“难民一旦涌入南方,各地必然混乱。宁州地处要道,首当其冲。”
“圣上忧心如焚,却束手无策。”萧承钧站起身,走到窗前,望向远方,“我回京之前,曾向圣上修书一封,说我见到了一位能人异士,圣上问我,可能向这位能人异士寻得良策。”
徐巍静静地听着,忽然觉得不对。
“国公大人,您说的……能人异士,该不会是指下官吧?”他伸手指了指自己。
萧承钧看着徐巍没有说话,答案显而易见。
徐巍哭笑不得,他的确是有个系统,还不是什么正经系统,就算本事再大,也不至于呼风唤雨啊。
他拱手,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,却又不敢显得过于轻慢:“国公大人谬赞。下官不过一介七品县令,料理一县之地的民生尚觉力有不逮,何德何能,敢称‘能人异士’?至于这天象之事,非人力所能及也。北方大旱,下官亦是心焦,却实无扭转乾坤之力啊。”
他这番话说得恳切,也是实情。
若说治理地方,他尚有几分心得,可这祈雨抗旱,已然超出了他认知与能力的范畴。
萧承钧闻言,却并不意外,深邃的眸子依旧紧锁徐巍,仿佛早已料到他会如此回应。
他缓缓踱步至窗边,负手而立:“徐县令,永明县在你手中,短短数月,气象焕然一新,商贾往来,市井繁荣。一场疫病,偌大个永明县只死亡两人,这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