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明风再起 > 第305章 出卖与背叛

第305章 出卖与背叛

宁武关的城墙在连日的炮火硝烟与鲜血浸染下,呈现出一种沉郁的暗红色。\2.c¢y,x~s?w-.?n¨e-t/朔风卷过垛口,呜咽着,带起城下尸山血海散发的浓烈腥气。周遇吉拄着剑,站在敌楼最高处,目光越过关前那片如同地狱绘卷般的战场,越过层叠的山峦,死死地投向西北方向——大同。

他的甲胄上布满了刀痕箭孔,凝结着紫黑色的血块,面颊被硝烟熏得黢黑,唯有一双眼睛,依旧燃烧着不屈的火焰,但此刻,这火焰深处,正被一丝越来越重的阴翳所笼罩。

坚守宁武,并非必死之局!

这个念头,如同冰冷的钢针,反复刺穿着周遇吉疲惫却清醒的神经。作为一位久历沙场、深谙兵势的老将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宁武关此刻危局中蕴藏的那一线生机。生机不在关内,而在关外,在那座距离宁武关不足四百里的九边雄镇——大同!

“大同……姜镶……”周遇吉干裂的嘴唇无声地翕动。四百里的驿路,对于一支精锐的、志在必救的援军而言,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急行军,三日可至!而他周遇吉,已经在这座孤关浴血死守了数日,硬生生用数千残兵和最后的火药,将李自成数十万大军钉死在关前,啃下了他们万余条性命!关墙虽摇摇欲坠,但军心未散!只要……只要大同的援军能及时赶到!带来那救命的火药、铅子、粮秣,哪怕只是数千生力军注入关城,凭借这宁武天险,凭借将士们这股被逼到绝境的血勇之气,他周遇吉就有绝对的信心,让这宁武关继续成为李自成无法逾越的噩梦!让闯营的鲜血,继续浇灌这片冻土!

这并非妄想。大同总兵姜镶,并非无名之辈。他出身将门世家,兄弟皆居总兵、副总兵之位,声威显赫。姜镶本人,更是身膺“镇朔将军”之印,坐镇九边重镇大同!这个名号,沉甸甸地承载着大明北疆的荣耀与责任。遥想永乐至正统年间,一代名将杨洪持此印信,统御边军,北逐蒙元,是何等的威风赫赫,国之柱石!周遇吉望向大同的目光里,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、近乎虔诚的期盼。!鸿-特?小¢说_网¢ ~更/新′最.全*姜镶,这位手握重兵的“镇朔将军”,此刻,就是他周遇吉和宁武关数千将士活下去的唯一希望!他相信,军情如火,求援的塘报早已飞驰入大同城,姜镶应当明白,宁武关若失,大同便是唇亡齿寒!援兵,或许已在路上?或许,明日朝阳升起之时,便能望见大同铁骑扬起的尘烟?

宁武关的城头,许多双疲惫而坚定的眼睛,也时不时地望向北方。老兵们低声议论着大同铁骑的威名,新兵们眼中则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火苗。总兵大人还在等,等那足以扭转乾坤的援军!

然而,他们不知道的是,在大同总兵府那森严高耸的府邸深处,他们苦苦期盼的“镇朔将军”姜镶,正亲手掐灭了这最后一线生机。

府邸内,烛火通明,暖炉驱散了晋北的严寒。姜镶一身锦袍,端坐案前,面色平静,甚至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松弛。他手中,捏着的不是调兵的令箭,而是几份刚刚送抵、来自宁武关的加急塘报。那上面,字字泣血,详细描述了宁武关的惨烈战况、弹尽粮绝的绝境,以及周遇吉泣血求援的急迫。

姜镶的目光扫过那些触目惊心的文字,脸上却无半分波澜。他嘴角甚至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、极其复杂的弧度,像是嘲讽,又像是卸下了某种重负。他随手拿起一份塘报,凑近旁边的烛火。跳跃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纸张的边缘,迅速蔓延,将那些浸透着前线将士血泪的文字,连同周遇吉最后的希望,一同化为灰烬。纸张燃烧的噼啪声,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刺耳。

火光映照着姜镶的脸,明暗不定。他心中早已没有了“镇朔将军”的担当,只剩下赤裸裸的盘算。明廷?气数已尽,连皇帝都像个没头苍蝇。李自成?兵锋正盛,席卷之势已不可挡。他姜镶坐拥大同雄兵,为何要为那艘注定沉没的破船陪葬?又何必去救那个不识时务、注定要粉身碎骨的周遇吉?

“周遇吉……愚忠!”姜镶低声自语,将最后一点纸灰抖落在冰冷的铜盆里。他早已秘密遣出了心腹使者,带着他亲笔书写的降表,星夜兼程,奔赴李自成的大营。£?e鸿?特[小{说:网= ]**无÷错ˉ?|内)§容§]他要做的,不是发兵救援宁武,而是确保在李自成兵临大同城下时,能够顺利打开城门,献上这座九边重镇,作为自己在新朝晋身的厚礼!相比起与李自成数十万虎狼之师正面交锋,来自背后的、悄无声息的出卖,才是成本最小、收益最大的“明智”选择。至于宁武关的周遇吉?就让他和他的忠义,一同为这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殉葬吧。正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