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参差不齐,有些表面有裂纹,有些尺寸偏差较大。
这料太差了。回到工厂,老师傅老刘摇着头,加工出来精度肯定不达标。
秦浩拿起一块钢材,在砂轮上打出火花,仔细观察:碳含量偏高,但还在可用范围内。他转向李卫国,我去趟东北。
什么?李卫国瞪大眼睛,就为了点钢材?
不全是。秦浩从包里取出一本《机械工业简报》,指着其中一页,大连机床厂去年引进技术生产的新型车床,因为技术不成熟被下马了。我听说有二十台半成品堆在仓库里...
一周后,秦浩从大连带回了好消息——他不仅联系上了鞍钢的一家集体企业,能以平价获得稳定的钢材供应,还以废铁价格买下了五台不合格的新型车床。
当这些设备运回工厂时,李卫国绕着它们转了好几圈:这哪是不合格?根本就是没调试好!
秦浩已经挽起袖子开始检查第一台设备:主轴轴承装配不到位,液压系统有空气,数控部分缺几个芯片...他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给我两周时间,它们会比新机还好用。
春天,秦氏精工迎来了第一次扩张。新厂房建起来了,工人增加到十五名,而那五台经过改造的车床,成为他们接高精度订单的秘密武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