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重回85:假少爷打猎养活全家 > 第722章 达标

第722章 达标

第722章 达标

凌晨三点的火车站笼罩在昏黄的灯光中。·5!?~4a@e看[书3 :D最(@新]?章:节??更?新?°D快|?)秦浩紧了紧身上的棉大衣,把车票咬在嘴里,双手提着装满工具的帆布包挤上了开往沈阳的绿皮火车。

车厢里弥漫着泡面、烟草和人体混杂的气味。他找到自己的硬座,把工具包小心地塞到座位底下。对面坐着个戴鸭舌帽的中年人,正就着花生米喝小酒。

小伙子,出远门啊?中年人递过酒瓶,来一口暖暖身子?

秦浩摆手谢绝,从包里掏出那本翻烂的《机械设计手册》和笔记本。火车开动后,他借着头顶微弱的灯光,继续研究新型车床的液压原理图。

搞技术的?中年人凑过来看了眼图纸,这画的啥机器?

车床。秦浩头也不抬,带数控系统的。

中年人眼睛一亮:巧了!我在大连机床厂供销科干了十年。你这是要买设备?

秦浩这才抬起头,仔细打量对方。中年人手指粗糙,虎口有长期使用扳手留下的老茧,不像在说谎。

听说你们厂去年引进技术的新车床下马了?

中年人脸色一变,压低声音:你咋知道的?这事厂里下了封口令。??咸|鱼§看1{书%&网? ¥%无?=#错-`内±&容°他左右看看,二十台半成品,花了几百万外汇,全堆在3号仓库吃灰呢。

秦浩合上笔记本,从内兜掏出一包大前门,递给对方一支:老哥贵姓?

免贵姓张,张建国。中年人接过烟,态度明显热络起来。

接下来的八小时车程,秦浩从张建国口中套出了关键信息:大连机床厂引进的MT-J32车床因突然撤走专家,装配工艺不完善,导致首批产品精度不达标。厂领导怕担责任,干脆以技术不成熟为由叫停了项目。

其实就差临门一脚。张建国几杯酒下肚,话多了起来,主轴轴承的预紧力调不好,液压系统老是有气泡,数控部分缺几个进口芯片...要是有懂行的再调试调试,未必不能用。

火车抵达沈阳时已是傍晚。秦浩与张建国互留了联系方式,约定一周后在大连见面。

转乘去鞍山的短途列车前,秦浩在站前广场的公用电话亭拨了个号码。

李叔,我到了。§?¢齐%?盛/小.×说¨.网¨¢2 ??+首|?发?对,先去鞍钢...嗯,知道,会小心的。

挂掉电话,他摸了摸缝在内衣口袋里的三千元钱——这是工厂几乎全部的流动资金。

鞍山的天空永远泛着铁锈红。秦浩走在去往鞍钢主厂区的路上,空气中弥漫着焦炭和氧化铁的味道。道路两旁是连绵不绝的厂房和高炉,不时有满载的火车呼啸而过。

按照李卫国给的地址,他找到了鞍钢附属的集体企业——红星轧钢厂。与国营主体相比,这里的厂房明显简陋许多,但进出的货车却络绎不绝。

找谁?门卫室的老头警惕地打量着这个陌生年轻人。

我找销售科的周主任,李卫国介绍的。

老头拿起内线电话嘀咕几句,不一会儿,一个穿蓝色工作服的精瘦男子快步走来。

李工的学生?周主任握了握秦浩的手,他电话里说了,你要45号钢?

秦浩点头:每月至少两吨,要保证质量。

周主任领着他穿过嘈杂的车间,来到一间小办公室。墙上挂着生产进度表,秦浩注意到计划内和计划外两栏数字相差悬殊。

李工对我有恩,七九年那会儿要不是他帮忙修好轧机,我早被开除了。周主任倒了杯热茶,你要的钢我可以按月供应,价格按国家牌价上浮15%,不要指标。

这比省城黑市便宜了10%。秦浩心中暗喜,但脸上不露声色:能不能先看看样品?

样品库里,周主任指着几捆银亮的圆钢:这是昨天刚轧的,碳含量0.42-0.48,硫磷都控制在0.03以下,完全符合45号钢标准。

秦浩从兜里掏出卡尺和放大镜,仔细检查钢材表面和尺寸。又借来砂轮机,打出火花观察成分。

可以。他最终点头,但第一次交易,我想亲自跟车押货回去。

周主任笑了:谨慎点好。正好后天有车往你们省送货,加你两吨没问题。

谈完正事,周主任非要请秦浩吃饭。厂区外的小饭馆里,几杯老白干下肚,周主任的话匣子打开了。

现在上面政策是双轨制,计划内的便宜但拿不到指标,计划外的随便买但价格高。他压低声音,像我们这种集体企业,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