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8章 南洋之行(中)
听到李彬和陈友谅商量,可以促成占城朝贡之事,一旁的汪大渊却说道,“远交近攻,对付安南或许有用,但占城也不可偏废,以殿下的雄心壮志,若真图谋安南,绝不会只对一个安南动心,这从殿下此次的布置就能看出来。¢oE?Z\3§小;÷说?网1?′ ?¨更>=:新??最*]全@`”
陈友谅和李彬当即点了点头,鲁锦都让把情报局设到巨港去了,还直接明言说要婆罗洲的石油,还有吕宋的马尼拉国,更是将其当作了黎洲航线的重要枢钮,这样的枢钮控制在别人的手里怎么行,当然是自己掌控更好了。
再有就是鲁锦跟陈友谅说过,安南和燕云一样,燕云脱离中原几百年要收回来,安南同样脱离中原几百年,当然也要收回来,安南都收了,那占城还远吗?
汪大渊这时又说道,“其实此处也是我中国故土,汉朝所设的日南郡,已经到了北回归线以南,每年有两个月的时间太阳是从北往南照的,因此这里有些房子是坐南朝北。”
从没来过南洋的陈友谅和李彬闻言,这才突然向附近的房子望去,刚才他们就觉得好象哪里不对劲,经汪大渊提醒,这仔细一打量果然发现了怪异之处,而且这里的建筑风格也颇具异域风格,根本不是中式建筑,反而更象印度风。
嗯,占城国的官方信仰是信印度婆罗门教的,占城与安南中间的顺化地区,就是此时中南半岛上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汇地,北面的安南用中国制度,中国建筑,南面的占城官方说梵语,信印度教,房子盖的也象是印度神庙。
李彬这时才说道,“汪先生的意思是,殿下想要把占城也收回来?”
汪大渊摇了摇头,“我可没说,但占城确实是从中国分离出去的,汉朝时,日南郡最南边的土人叛乱,汉军没有打赢,导致让他们脱离了中原的统治,变成了林邑国,之后隋朝时隋军又灭过一次林邑国,只是没坚持几个月,便又撤走,导致林邑国再次脱离中国掌控。
“再之后,林邑国就变成了占城,如今也不过才传到十几朝而已,因此从法理上看,这里绝对是我们的汉唐故土。”
陈友谅和李彬这才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既然是汉唐故土,那就是有宣称呗,有宣称自然有收复的理由,两人闻言立刻就对占城动了心思。
这三人现在的利益是出奇的一致,李彬是南洋情报站的总站长,鲁锦答应他们能从南洋弄回多少土地,就按功劳给他封爵,那他自然有图谋占城的理由。
陈友谅现在又是海军将领,海军想要有活干,那就只能打周边海上岛国的主意,这占城虽与陆地相连,但若征伐占城也肯定少不了他们海军出力,海军能出力,那就少不了海军的功劳。¨小′说¢C\M\S, /已~发+布·最¨新-章?节?
而汪大渊呢,他又是最理解鲁锦心思的人,他见过鲁锦那辆车,知道鲁锦让他去黎洲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橡胶,但橡胶在北方又种不活,那就只能想办法获取南洋的土地,攻打别的地方或许还有疑虑,但收复汉唐故土的理由绝对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。
而且他作为探洋使,当然是从海外弄回来的好东西越多,越能证明海外的利益不可或缺,他身为探洋使的功劳也就越大,虽然汪大渊自己不图多大功劳,但对自己的家族而言,他也不介意给族人多找碗饭吃。
李彬这才说道,“多谢使君提醒,我明白了。”
既然明白了,自然要提前做些准备,李彬当即以中国商贾的名义,跟宾童龙当地的商贾做起生意来,他找了个宾童龙本地的华人商贾,名叫林叔衡。
此人祖上是福建来的,已在宾童龙繁衍了三代,但家里娶的却都是汉女,仍保留着说汉话,认汉字的传统,但同时也会说梵语和安南土语,是个心向故国之人,尤其是听说新崛起的楚王即将赶走蒙古鞑子,更是让他颇为激动,据林叔衡自己所说,他祖上就是前宋逃来南洋的汉人海商。
于是李彬跟林叔衡提议,两家合伙在宾童龙创建一个商号,李彬有稳定的中国货源,要什么有什么,而林叔衡有占城本地的人脉和销售渠道,两家强强联合,生意自然也好做一些。
林叔衡闻言顿时一拍即合,还把自己的儿子林渊,送给李彬当商号的伙计和翻译,这小子从小在占城出生长大,总听父母说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