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元末:朕才是真命天子 > 第477章 南洋之行(上)

第477章 南洋之行(上)

到了福建的漳州附近,就连澎湖湾都已经遥遥在望,一昼夜居然航行了1400多里,而如果是福船,这段距离至少要跑上四天左右。

路过福建泉州时,他们还发现泉州港的船只少了很多,已经不复往日商业大港的形象,海上跑的商船同样十分稀少,可海盗船却很多,他们还亲眼目睹了一起海盗抢劫商船的事件。

不过这也不奇怪,鲁锦现在虽然还没打下福建,但已经控制了江西和湖广,那可是最重要的内陆货源地,泉州的色目海商们没了内陆的货源供给,那泉州这个商业港口自然也要跟着凋敝。

远望号才出海两日,船上的补给目前还很充足,而且船上压根没几门炮,真的跟海盗交战的话会很麻烦,再说那些色目海商被抢了也是活该,加之他们本身又有任务在身,汪大渊就做主没有在福建靠港。_小^说,C.M.S? ?最!新?章+节\更¢新¢快\
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他们船快,只要一心想跑,那些海盗船也追不上他们。

不过就在远望号抵达澎湖之后,船上的领导层起了点分歧,为此他们不得不在澎湖停船开了一次小会。

起因是这样的,汪大渊经过前几天的航行,对鲁锦给的海图和六分仪、航海钟这些东西有了些信心,他连续测算了好几天,经纬度的误差都不超过五里,在大海上,五里的距离肉眼都能看见,如果站在桅杆顶端用望远镜观察,三十里外的岛屿和船只也能发现,可以说这个测量精度已经很高了。

于是汪大渊决定来一次冒险,想再次验证一下,在长距离行驶的情况下,鲁锦给的海图是否还那么精准,他想从澎湖直线航行到占城的金兰湾(越南南部)。

而这件事的分歧就在于,沉氏来的两个船把头杜瑞和范云,他们都没这么跑过,一般来讲,这个时代的南洋航线,基本还是沿着海岸线走,有东线和西线两条线。

西线就是泉州、广州、琼州(海南岛)、安南的岘港、占城的头顿(胡志明市)、淡马锡(新加坡、马六甲)、巨港、爪哇。

东线是泉州、吕宋的马尼拉国、苏禄素檀国或者渤泥国(文莱),然后到巨港,再到爪哇,全都是沿着海岸航行。

而汪大渊规划的航线却是要直线穿越南海,从澎湖湾直到占城,这段距离到金兰湾是1700公里,到头顿(胡志明)正好是2000公里,两千公里的路程,全程看不到陆地和海岸线,一直行驶在南海的深海之中,沉氏来的两个船把头都不敢这么跑,万一在深海中迷失了方向,这不是玩命吗?

陈友谅就是跟着出来长见识的,因此没有说话,而汪大渊却反驳道。

“我刚刚在图上量了一下,从澎湖到占城的金兰湾是3400里,到头顿是4000里,以我们一昼夜航行1420里的航速,到占城最多也只需两天半,或者三天,而我们船上的补给至少还能吃三个月,因此补给绝对不是问题。

“至于迷航,这就更不可能了,就算我们找不到精准的角度,可天上还有日月,难道我们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吗?

“再退一万步讲,哪怕我们真的迷航了,可南海就这么大,我们把船舵锁死,顺着一个方向一直航行,不论是往哪边走,最远距离也不超过五天,就能再次看到陆地,所以你们究竟有什么好担心的?”

杜瑞和范云却对视一眼,当即拱手道,“使君本事大,又有王命在身,使君说怎么走,那自然可以怎么走,可小的两人绝无这个冒险的胆子,若是害死了这一船人,小的担待不起啊,所以使君若执意如此,也就不用问小人了。”

行吧,合著就是这两人害怕担责而已,汪大渊闻言点了点头,这才说道,“我明白你们心中所想,我也不为难你们,这件事就是我一人的决定,若是出了事自然也由我一人来扛。”

就在这时,船上的南洋情报站总站长李彬也出声说道,“我支持汪使君的决定,这趟下南洋本来就是给新船试航,为明年蹈海做准备,汪使君这也是为了验证海图,因此稍微冒些险也是值得的,若是连这点危险都不敢冒,明年又如何有胆量横渡大洋呢?”

汪大渊闻言顿时连连点头,“是极是极,我就是这个意思,这海图和六分仪、航海钟,若不能做到心中有数,那明年去黎洲的时候该怎么办?

“从澎湖到巨港不过6500里,可从刘家港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