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李世民也算了得,竟死不去。我明白哩!师妃暄追婠妖女直到合肥来,为的可能正是此事。”
众人听得大感茫然,寇仲扼要分析后,问洛其飞道:“薛举的死另有什么传闻?”
洛其飞道:“有一个说法薛举是遇刺身亡的,因为在他死前的几个时辰,他还生龙活虎地去巡视前线的营垒。”
寇仲拍台道:“定是杨虚彦那小子,只他才有于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若探囊取物的本领,好小子!”
洛其飞说道:“不过杨虚彦还不是在少帅手下吃了大亏吗?”
陈长林说道:“薛举之子薛仁杲武功高强尤胜乃父,大将宗罗更是智勇双全,薛举虽死,恐怕唐军仍不能讨得便宜。”
洛其飞大摇其头道:“薛举的威望岂是仁杲能及,薛仁杲最大的缺点是赋性骄横,与诸将不和,薛举之死,极可能是西秦军由盛转衰的关键。”
寇仲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有没有刘武周那方面的消息?”
洛其飞摇头道:“似乎没有什么动静。”
寇仲沉吟道:“那定是因突厥人仍不肯与李渊撕破脸皮,没有突厥的支持,刘武周和宋金刚绝不敢贸然南犯。唉,这又叫坐失良机。”
洛其飞说道:“不过听说薛举这次东进关中之所以如此威猛难挡,皆因有突厥在暗中供应装备和战马的缘故。”
陈老谋说道:“会否刘宋两人是怕若领军南下,会便宜薛举父子呢?因为他们怎样都想不到薛举会突然横死的,只认为薛举父子能大大削弱李阀的力量,最好是彼此来个两败俱伤,那时他们施施然南下也不迟。”
陈长林摇头道:“若他们这么想,就是不懂兵法。照我猜想,刘武周仍未敢遽然南下,该是受到窦建德的牵制,此人从不卖突厥人的账,不像郭子和、梁师都等要瞧突厥人的脸色做人。”因他曾跟随过王世充,自然熟悉北方情况。
寇仲思索道:“薛仁杲背脊后尚有个李轨,西秦军倾巢东侵,薛举又命丧征途,李轨会有什么行动?”
洛其飞说道:“李轨一向觊觎薛氏父子占据的秦、陇之地,至于他有什么行动,仍没有任何消息。我们所谓的最新消息,至少是个多两个月前的旧事。”
寇仲叹道:“李小子像小弟般那么有运道。照我零零碎碎听回来的印象,薛仁杲这小子长于速战速决,当得上将骁卒悍、兵锋锐盛的赞语而无愧。可惜他的对手是李世民,李小子的最大优点是‘稳守’两个字,恰好克制薛仁杲。可以推测薛仁杲必是先小胜后大败。一旦李世民尽收陇右之地,李轨只有投降一途;接着将轮到关外诸雄。唉!我们要快点部署才行。”
陈长林摇头道:“假若李家父子真的出军关中,势将成天下众矢之的,王世充和窦建德固然绝不肯容他们得逞,南北诸雄亦会乘机北上南下,看来形势不是如此简单。”
寇仲苦笑道:“我也希望如此。问题是不但李世民有通天手段,善于收买人心。最糟是这小子还有师妃暄在背后支持,并为他散播仁义形象,故很多时候可能不用硬取都可收附敌人降卒,绝不可小觑。”
接着问道:“我尚未有机会问长林兄关于王世充和李密的斗争哩!”
陈长林道:“我离东都时,王世充仍是占尽优势,不断扩充领土,又招降大批李密的将领和士兵。不过王世充用人惟私,心胸狭窄,致内部矛盾重重,派系勾心斗角,不得人心,尤其他想杀少帅一事传出后,更令诸将心寒,始终难成大业。”
卜天志问道:“李密方面有什么猛将投靠王世充?”
陈长林答道:“最著名的首推秦叔宝、程知节和罗士信三人,不过照我看王世充很难留得住他们。”
寇仲终于听到秦叔宝的消息,动容道:“原来秦叔宝依附王世充。这人确是个猛将,沈落雁曾差点败在他手上,却给我和陵少搞乱了他的局。”
卜天志说道:“程知节听说又名程咬金,在武林颇有名声,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员虎将。”
寇仲笑道:“还是程咬金这名字易记点,程知节太文绉绉哩!李密这小子现况又是如何?”
陈长林说道:“据王世充得来的情报,李世民的头号大将李靖搭上李密的首席谋臣魏征,再由魏征出马劝说李密归降李阀,如若事成,李阀说不定可不费一兵一卒夺得瓦岗军现时仍东至海、南至江、西抵汝州、北控魏郡的大片土地。不过听说徐世勣和沈落雁均大力反对,摆出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的壮烈姿态,这两人均对李密很有影响力,所以王世充对此事仍非常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