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大唐双龙传 > 第三章 临别依依

第三章 临别依依

徐子陵叹道:“或者是因见回李靖引致吧!杀了宇文化及后,我回去找素姐,看看香玉山究是如何对她?哼!”

寇仲沉吟半晌,说道:“也该是时候给你引见王世充了!”

徐子陵露出烦厌之色,摇头道:“我今天仍不想见这种人,你先回城吧!我想骑一回马儿,不知如何,心中总有些翳闷的感觉。”

寇仲愕然道:“不是走火入魔的先兆吧?”

徐子陵笑骂道:“去你的走火入魔。现在你走你的阳关道,我走我的独木桥。别忘了正午宋鲁在董家酒楼摆下酒席恭候我们,滚去见你的王世充和淑妮妹吧!”

说毕策马径自去了。

寇仲呆了半晌,苦笑摇头,自行回城。

净念禅院耸立山上,气象森肃。徐子陵跳下马来,揽着马颈,哄孩子般说了一番亲热话,任它自行吃草,自己则向禅院的山门入口处掠去。过了刻有“净念禅院”的牌坊后,长而陡峭的石阶直延至山顶,令人有登天升赴“彼岸”的感觉。徐子陵意识地摸摸身藏的面具,还有鲁妙子送赠有关建筑、天星等秘卷,心中暗叹一口气。自盗取和氏璧后,他们把这些东西埋在秘处,刚才方始取回。收摄心神,徐子陵拾级登阶。

“当!当!当!”悠扬的钟声,从山上飘送下来。徐子陵心头一片平静,纵目欣赏四周峰峦奇秀、林木茂密的山景,暗忖此寺坐落此山之顶,自有一定的道理。仰首上望,可见从林木间透出来的佛塔和钟楼。由于看了鲁妙子的心得,对建筑学他已有很好的基础,随能以内行人的眼光观赏。

佛塔大部分以大青石砌成,结构复杂,八角九层,四面辟门,塔身的雕刻绚丽异常,四周的卷门上布满了龙、虎、佛、菩萨、力士、伎乐、飞天等宗教物事,神采飞扬,栩栩如生。塔刹却是铁制的,有铁链八条分别拉往塔顶八角。下五层的级阶设于塔内,由第五层开始,却沿塔身外檐盘旋到顶层,这种布局在佛塔建筑中实属罕见。尤其高大华丽的铁刹,俊秀挺拔,突出于山林之上,宛如刺破青天。

徐子陵之所以这么留意净念禅院的建筑,只是想印证早前对禅院的一个印象,就是此寺处处均不依常规,隐有自成一格的气派。最使他惊异处是建筑的装饰在极尽华美的布置里,却仍能予人一种简朴归真的感觉,有如一位盛装的美女,虽是华衣丽服,但由于不施脂粉,故可保持着丽质天生的自然美。

石阶已尽,徐子陵抵达第二重山门。

门上方额书有“入者有缘”四字,两边则鑴刻对联:“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,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。”

徐子陵嘴角飘出丝苦笑,心想若寇仲是名利客,那自己定是梦迷人。两个都是在这人世界的苦海挣扎浮沉,身不由己。再叹一口气后,步入山门。

第一座面阔七间的大殿矗立门后的广场上,两名老僧正在打扫落叶,对他这来客的闯入不闻不问。徐子陵也是奇怪,对此彷觉理所当然的,负手悠然朝居于中轴线上的首座主体建筑行去。

殿内香烟盈逸,从供奉在南端的三座佛像前的三脚炉鼎中袅袅腾升。他对佛教认识不多,只知中间戴金冠慈祥端庄的是毗卢遮那佛,两侧的佛像就不甚了了。更吸引他的是殿内沿墙环列的数十尊罗汉塑像千姿百态,无一雷同。撑起大殿的八根立柱和柱础,均精雕细琢,配上疏朗雄大的彩缯斗拱,出檐深远,檐角高翘,合而营造出寺院那种深远肃穆的气氛,充满宗教的感染力。

一声佛号,来自身后,接着有人道:“徐施主大驾光临,不知所为何事?”

徐子陵认得声音,头也不回地说道:“不嗔大师,请问左右两佛是何名称?”

四大护法之首的不嗔答道:“左是药师佛,右是阿弥陀佛。徐施主既不知佛,故入寺不拜也是合理。”

徐子陵潇洒地转过身来,朝双目低垂,合十持珠的不嗔微笑道:“在下虽对佛所知不多,却知诸法唯心。跪地膜拜只是表面的形式,当不能以此来判断一个人对佛的诚意吧!”

不嗔睁眼朝他瞧来,闪过惊异神色,淡然道:“所谓有诸内而形于外,故佛有佛相。施主之语,或者只能适用于施主吧!那要问问施主的本心了。”

他虽没有直接说出来,但背后的意思却明显不过,指的是徐子陵口不对心,砌词狡辩。其中当然牵扯到和氏璧的事上。

徐子陵胸怀磊落,怎会介怀,道出来意道:“在下今次来访,是欲与师小姐见上一面,解决一些事情。”

不嗔用神打量他半晌,好一会才道:“施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