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重生之寒门武士 > 第六百一十五章

第六百一十五章

王洛微微一笑说道:“强国范式不同,魏国以兵甲财货之强,齐国以明君吏治之强,楚国以山河广袤之强,然而这三强皆非根本之强,不足效法,因为这三强只强一时,不强长远,遇明君则强,遇常君则弱,遇昏则亡。

其根本原因在于三国变法只走半途,法令半心半旧,名为法治,实为人治,如此邦国,起伏震荡不定。无法长期聚集国力而稳定强大,秦国要崛起便需要走根本强大之路。”

“这变法大纲不知上将军如何拟定?寡人又该如何做?”赢晴瞪大了眼睛,有些心潮澎湃起来,她为君王已经两年了,可是对于秦国的方向后还是感到迷茫,甚至时不时会有一种惶恐的情绪,这其中既有萧默默和王洛给的压力,也有对自我的怀疑。

“君上可以不操持变法,却不能动摇变法之志,我有强秦九法,其一变田论,其二赋税论,其三农爵论,其四军功论,其五郡县论,其六连坐论,其七度量衡论,其八管制论,其九齐俗论。若变法开始,尚需逐一制定法令,分步实施。”王洛淡淡地说道,然后取出一卷竹简。

所有公卿面面相觑,实在是没有想到王洛会准备的这么充分。

司马错身为太尉,总管军事,对军功制是最上心的,拱手后沉声说道:“请上将军详解军功论,太后不久前刚刚改变了军制,如果再变军功,怕会引起士卒们的混乱。”

王洛摇摇头,说道:“秦国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有功无赏,有年无成,有荒无救,有田无耕。一个国家,农夫耕种而不能温饱,兵士立功而不能得爵,民心岂能不散。”

“荒谬!”嬴荡大声说道,他根本不害怕王洛,瞪着眼睛,接着喝道:“我秦国最重军功,哪里会有功无赏?”

“秦国太重出身,若是寒门子弟晋升困难是事实,军功大小完全凭借主将心意,我认为是不公平的。”王洛冷冷地说道。

嬴荡皱着眉头,冷哼道:“愿闻高见!”

“我欲以军功授爵,分为二十级军功,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,这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,分别为:一级公士,二上造,三簪袅,四不更,五大夫,六官大夫,七公大夫,八公乘,九五大夫,十左庶长,十一右庶长,十二左更,十三中更,十四右更,十五少上造,十六大上造(大良造),十七驷车庶长,十八大庶长,十九关内侯,二十彻侯。

凡行伍中人,不论出身门第,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。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这样。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,不得拥有爵位。

具体实施比如级,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“公士”、田一顷。宅一处和仆人一个。斩杀的首级越多,获得的爵位就越高。证据是敌人的人头(首级)。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,作为证据。

在军中,爵位高低不同,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。三级爵(簪袅)有精米一斗、酱半升、菜羹一盘。两级爵位“上造”的只能吃粗米,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。

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。如果父亲战死疆场,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。一人获得军功,全家都可以受益。

当爵位到五大夫时可衣食三百户的租税。如果军功杰出,衣食六百户的,可以养士。

军队在攻城围邑时如能斩杀敌人八千以上,野战时如能斩杀敌人二千以上,就是全功。凡立全功的部队,就对全军进行赏赐,而赏格依五大夫(九级)为分界,划分为两类,对五大夫以上的高爵赏赐重,在正常的官爵升迁之外还有“赐邑“、“赐税“、“税邑“等。而对五大夫以下的低爵,则只赏赐官爵一级,或者最多加赐几千钱、几个奴隶而已,没有“赐税“、“赐邑“、“税邑“等重赏。”

王洛将百年后魏国的变法拿出来实在是具有石破天惊的感觉,几乎所有人都仿佛能够预见到一只虎狼之师即将要诞生了,空气中也仿佛开始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。

在王座之上的赢晴突然开口说道:“斩首一级即得爵,会不会让爵位贬值,造成军队更新不易,而且优待众多士卒会让国库空虚。受优待的士卒如果战死则会影响自身的利益,因此战斗力不强?”

王洛倒是对赢晴有些刮目相看,不过他早就有应对,毕竟只是照办后世魏国一统天下的理论,于是说道:“解决的办法就是赏罚并行,立功有赏,无功者罚,赏罚分明。

一伍之中如有一人战死,其余四人即获罪;如有二、三人战死,其他人的罪名更重。将功折罪的唯一方法是杀敌:一人战死,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