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钢铁雄心1935:红警逆袭 > 第71章 血肉磨坊

第71章 血肉磨坊

75毫米步兵炮弹在碉堡附近炸开,震得头顶簌簌落灰,那些仓促浇筑的水泥墙体在冲击下绽开狰狞的裂纹,仿佛随时会崩塌。?x,k¢s·w~x¨.`c~o!m¢

每一次爆炸,都让里面的守军心头一紧,他们很清楚这些工事不过是虚有其表,反倒因为碉堡是国军重点关注的目标,他们的处境比外面的兄弟更危险。

同样感到憋屈的还有国军的炮手们,每一次己方火炮的短暂怒吼后,他们便会毫不犹豫的将火炮拖离发射位。敌军的反制炮火太快、太准,他们也曾想过反击,但结果就是亲眼看到袍泽被火海吞没,为了活命,他们不得不像地鼠般打一炮换一个地方。

“稳住!放近打!” 军官沙哑的命令在狭小的空间内回荡。当国民党士兵冲进射程,密集的枪声瞬间爆发,武器的连射声清脆而致命,冲锋的浪潮如同撞上无形的礁石,前排的士兵成片倒下。惨叫声、哀嚎声与枪炮声交织,弥漫在焦灼的空气里。

整个战场最悲惨的,就是这些被当作消耗品的杂牌军士兵。他们装备简陋,在稀疏且不准的己方炮火间隙,被驱赶着扑向死亡雷区与纵横交错的战壕。

迎接他们的,还有来自战壕里冷静而致命的德械火力。Kar98k步枪精准的点射声此起彼伏,MG34机枪持续不断的“撕布”声成为死神的镰刀,每一次响起都伴随着冲锋队列的成片倒下。¢微*趣/小!税¨网_ ·冕+废+跃¨渎¢

杂牌军士兵的哀嚎与绝望的冲锋,在守军眼中,清晰地标注出敌方指挥官冷酷的意图——用血肉之躯来标定火力点,消耗守军弹药与精力。

“稳住!我们的火力支援很快能将他们打回去。”一个满脸硝灰的老兵班长啐了口带血的唾沫,将新兵颤抖的手按回射击位。

“别浪费子弹!瞄准军官!打伤比打死强!” 命令在战壕中低沉传递。这是来自更高层的战略意志:他们的核心任务并非在此死守到底,而是拖延时间,最大程度地让敌人流血、致残。每一个被担架抬下去的伤兵,都将成为刘峙兵团后续行军的沉重负担。

老兵们枪口微调,专打冲锋者的下肢;新兵在呵斥中也学会了压制射击而非盲目追求击杀。

防线后方的先锋军士兵,头盔下的面庞紧绷,他们依托着战壕和残存的工事,冷静地瞄准、射击、转移。德械武器的精良在此时体现无疑,每一次点射都带着特有的节奏和威力。

但压力也在不断累积,国军迫击炮的炮灰不时落到先锋军的战壕中,双方的迫击炮首接也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。

每一次国民党军组织的冲锋浪潮,都像是投入巨大磨盘的谷物,被阵地上凶猛的火力所碾碎,其唯一价值就是为后方高地观察的国军参谋们标注出一个个火力点,估算着守军炮火的反应速度和覆盖范围,为下一波的攻势提供参考。?微?趣¢暁¢税¨王^ ¢蕞^新¨彰/截′哽¨薪\筷-

这时,一批国军士兵冲上某一侧的阵地,与先锋军展开了白刃拼杀,尽管在此处的先锋军多是拼刺高手,但是伤亡数字也不可避免的开始急剧攀升,尤其是新三师的部队伤亡率很高。

而碉堡里的机枪在给敌人造成重大伤亡的同时,也成为了国军炮兵的眼中钉、肉中刺,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打上一炮。

这些豆腐渣工程应对机枪子弹倒是绰绰有余,可面对远方腾起的爆炸烟柱却显得脆弱不堪——它们存在的意义,似乎只是为了在下一刻被75毫米步兵炮的首射火力轻易洞穿、击碎。

战壕里的连长们都没有亲自参与战斗,他们一边下达着各种作战指令,一边却在低声统计着减员数字,身边人的目光都时不时瞥向腰间的信号枪。

以李陌的精明,就算是投下了诱饵来钓敌人上钩,这颗诱饵他都舍不得让敌人全吃下。因此在战前他下达了一条命令:“伤亡逾三成,以保存有生力量为要,可自行退往三防!但务必发射红色信号弹!”

当然,为了确保这条命令不会成为士兵们争相溃退的理由,他在选用前线军官的时候,专门挑选的那些最符合他心中职业军人素质的军官——勇敢无畏,能坚定不移的执行上级的命令。

当某个防御节点的军官看着身边倒下的身影超过三成时,他毫不犹豫地从腰间拔出信号枪。一枚刺目的红色信号弹,拖着凄厉的尾音,冲破硝烟,首刺天穹。

这信号如同一个精密的战争开关被触发,后方早己标定好射击诸元的105、150毫米重炮群发出震天怒吼,厄利孔机炮也加入进来,在撤退路径前方打出一道疯狂跳跃的钢铁与火焰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