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赵构议和?孤要和你玄武门对掏! > 第41章 民族的觉醒(二)

第41章 民族的觉醒(二)

,宫娥内侍被驱赶时的哭喊…多年前汴梁城破那地狱般的景象,与眼前刺目的“牵羊礼”摹图、石匾上淋漓刺眼的“忠烈祠”朱砂大字,轰然重叠!

刹那间,万物失色,唯余烙铁烫魂的红与黑!

身为内臣,他深知宫闱之暗,更知“忠义”二字于残缺之身何其沉重。当年首谏,何尝不是以阉宦之躯,求一份不负皇恩的“全忠”?今见这“汉家忠烈祠”,不分贵贱,录名血食,岁时官祭…

此乃铸我大宋铁骨之基!他枯寂多年的心,第一次为这“忠义”新解而猛烈搏动。贤宦之道,或在襄助圣君,正此乾坤!

……

过汉阳,北渡汉水,地貌愈发开阔平坦。官道两侧,成片的麦田己抽出青穗,风中翻滚着细微的绿浪。

然而越往北行,战争的痕迹便如同溃烂的伤疤,愈发触目惊心。

焚毁的村落废墟,焦黑的断壁残垣,荒草丛生的坟冢,随处可见。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与石灰气息也日渐浓重。

安陆驿,扼守北进要冲。驿站规模颇大,此刻却人满为患。运送军械辎重的车队堵塞了道路,骡马的嘶鸣、车夫的吆喝、兵士的呵斥声混杂一片。

驿站旁新辟出一大片空地,数十座简陋的草棚依序排开,炉火熊熊,黑烟滚滚,叮叮当当的金铁敲击声昼夜不息,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声浪。棚外高挑一面褪色的青旗,上书:“安陆忠烈军器坊”。

邵成章的车驾在驿站外艰难停驻。他推开搀扶,拄杖走近那喧嚣的工坊。热浪扑面而来,夹带着煤灰和铁腥气。棚内景象令人震撼:炉火映照着一张张黧黑、淌汗、专注的脸孔。

铁匠们赤着精壮的上身,肌肉虬结,古铜色的皮肤上油汗混合着煤灰,在火光下闪着亮光。

他们或奋力拉动巨大的羊皮风囊,鼓动炉火;或挥舞沉重的铁锤,在砧台上反复锻打烧红的铁条,火星西溅如金蛇狂舞;或蹲在地上,用锉刀、砂石仔细打磨着成型的枪头、箭头、甲片。

角落里,几个明显未成年的学徒,正吃力地搬运着沉重的铁料,小脸熏得乌黑。

一个须发皆白、左眼蒙着黑布的老匠人,单手持一把小锤,正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块烧红的甲叶,动作精准而稳定。邵成章的目光落在他裸露的右臂上——一道深可见骨的、蜈蚣般的狰狞刀疤,从肩头一首蜿蜒到手肘!

“老师傅,” 邵成章嘶哑开口,声音几乎被淹没在打铁声中,“这伤…?”

老匠人头也不抬,手中小锤节奏丝毫不乱,声音却洪亮如钟:“建炎西年,守陕州!金狗破城,老子用这胳膊换了他们一个谋克的脑袋!值!”

他猛地将敲打好的甲叶淬入旁边的水槽,“滋啦——!” 白汽暴起!待甲叶取出,冷硬如冰。

他独眼扫过邵成章洗得发白的旧宦服,咧嘴一笑,露出焦黄的牙齿:“老哥是从南边来的吧?瞧瞧咱们这军器坊!都是残废老兵、阵亡兄弟的家小!打出的刀枪,专捅金狗的腚眼!”

他拿起一个刚淬好的透甲锥,对着光看了看锋刃,眼中寒光一闪:

“官家在襄阳等着咱们的刀!等攒够了,老子还得拖着这条废胳膊,跟着王师打回陕州去!给死在那儿的弟兄们…收尸!” 最后两字,如同铁锤砸在砧板上,带着血腥的回响。

邵成章看着那跳跃的炉火,看着那飞溅的铁星,看着老匠人独眼中燃烧的仇恨与希望,听着那震耳欲聋、仿佛要砸碎一切的金铁交鸣…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