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明镜 > 第十七章(2)

第十七章(2)

央军弃锅丢盆而走。李默庵大怒,麾军猛攻。蔡军回身便走,一直退到洛阳桥。桥头防护严密,易守难攻。李默庵累攻不下,乃令众军从海岸绕攻桥头。海岸淤泥甚深,徒涉困难,仍未能奏效。于是两军就此对峙。

中央军相继集结洛阳桥附近。谢家昌正于营中歇息,忽刘戡师长来访。家昌起身道:“麟书匆匆,有何事故?”刘戡急道:“我派参谋处长符昭骞与毛维寿、沈光汉和区寿年等人商议收编事宜,此事亦经卫总指挥同意。不想蒋鼎文派军从同安渡河向洪濑偷袭。故区寿年怀疑我等诚意,将符昭骞扣留了。我想昌儒与区寿年有旧,若从中斡旋,必能不战而胜。”家昌惊喜道:“战前我已与毛维寿、沈光汉和区寿年会晤,今叛军日暮途穷,若我亲往,必能成事。”

于是谢家昌只身前往泉州。至洛阳桥头,守军见是家昌,皆欢呼,争与家昌牵马。区寿年等人知家昌已到,皆亲来相迎,待之以上宾之礼。家昌笑道:“诸位弟兄受委屈了,家昌此来,皆因诸位尚有心事未了,就是抗倭报国,成永世之英名!”区寿年道:“中央军既有诚意商谈,就不应偷袭我部。”家昌道:“此乃蒋铭三私人所为,绝非中央之意。各位兄弟放心,只要停止抵抗,归附中央,为19路军留下些血脉,诸位便是功臣。”毛维寿叹道:“这些时日,我等食不甘味,夜不安枕,如梦魇一般。若蔡贤初听我等相劝,19路军必无此劫。”家昌愤恨道:“皆是李济深、黄琪翔、陈铭枢、陈友仁等辈蒙蔽卖弄,利用19路军之血肉,挑起闽变,以实现其权欲。今大祸降临,逃得比谁都快,全然不恤19路军将士之死活。实为国之罪魁!”众皆以为然,愿倾心投诚。

蔡廷锴得知毛维寿、沈光汉和区寿年俱已投降,惊骇不已。大势已去,蔡廷锴只得率残部撤退至龙岩。时孙元良之八十八师奋力追袭,将近龙岩。蔡廷锴环顾随从,零零星星。回想19路军鼎盛之时,有八万之众,不想今日落到孤苦凄怜。蔡廷锴无奈,只身逃往香港。蒋中正遂并其众。于是福建皆平。(未完待续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