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明镜 > 第十二章(1)

第十二章(1)

:“蔡某精忠报国,抗击倭寇,若胜,利在国家;若败,蔡某惟死而已!”杜月笙、张静江原以为假以辞色,能说动蔡廷楷,不想弄得如此难堪。两人不胜愧惶,悻悻而去。

十九路军作决战之势。时上海滩风谲云诡,传言四起,俱言战争将至,人心摇动。商家或撤资,或欲迁出上海,或囤积居奇,或抛售股票;大小商铺接肩擦背,市民争购生活用品。街头已有逃难避祸之人,个个急急惶惶。《中央日报》信誓旦旦,言政府及西方列强正全力斡旋,以息争端,战争不可能发生。?——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深夜,日寇分兵突袭驻守闸北通庵路之翁照垣旅。

蔡廷锴下令守军“为自卫计,应迎头痛击”,又嘱家昌速赴前线助战。零点看书 追罪欣章结家昌领命,即率兵奔赴通庵路。此时日寇凭借铁甲之利,猛攻我军阵地。我守军拼死相敌,仍难挡其锋锐。家昌率军赶到,大叫:“嘉添勿慌,家昌来助你!”翁照垣大喜道:“若非昌儒,我旅危矣!”家昌于阵前大呼:“今日所击者,乃东瀛倭狗,军人之价值,体现在此。各位弟兄当无所顾忌,奋勇杀敌,人人争当民族英雄!”我国民革命军大为振奋,凭街据巷,阻击日寇。

时日寇凭借铁甲车掩护,填街塞巷而至,虬江路、广东路、宝山路、横浜路、天通庵路、青云路等处俱有寇至。家昌急与翁照垣商议对策,道:“血肉之躯,终难敌铁甲之利,不如分兵迂回侧击倭贼。烦兄在此据守,我带领一队人马出其不意,侧击倭贼,或能解据地死守之窘。”翁照垣道:“昌儒所言极是。”于是家昌带着数百勇士迤逦前行。忽见一黄豆铺被炮所击,黄豆撒满一地,几个士兵不慎,滑倒在地。家昌灵机一动,令众军卒将店内大豆扛走。

家昌率军匆匆赶到宝山路。只见倭寇铁甲轰然而至,炮弹落入巷中,楼房撼然欲坠。我军伏于民房之中。忽见贼寇蜂拥而来。我军悄然于路撒下大豆。众倭军俱穿皮鞋,站立不住,纷纷倒地。我军士趁机射击,无有不中。铁甲内倭贼见势不妙,仓促后转,岂知街巷狭窄,数车相撞,卡在一处,弹动不得。我军将士见势,即向其投掷手榴弹。倭奴死伤无数。

相持至次日,日寇各路进攻均遭败绩,即出动飞机助战,在闸北、南市一带滥施轰炸。家昌令众军迫近击敌,与敌逐街逐巷相争。忽见勇士二人从沙包后跃起,杀入敌群,左右冲突,刺死数人。家昌惊佩道:“此二人是谁?”有识者道:“这是上等兵伍培、伍全兄弟。”家昌叹道:“真乃我中华英雄!”一语未毕,忽见两人被刺倒下,血溅街头。家昌勃然大怒,手执双刀涌身向前。众敌四面围裹而至,家昌犹然不惧,挥刀乱砍,立杀数人,倭奴惨叫不迭。我军士见了,一齐涌上。倭奴抵敌不住,拔腿远遁。众倭军惊魂未定,回首远窥家昌,互相惊叹:“不想支那军中有此等人物!”

蔡廷楷亲临闸北军中,作揖道:“昌儒之勇,不减北伐当年。”家昌道:“贤初不惧倭奴,我家昌岂又惧之,我观倭奴,乃待宰蠢猪耳!”蔡廷楷出示一电文,道:“此乃蒋公以下野之身发来电文:‘我十九路军将士既起而为忠勇之自卫,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,患迫燃眉之际,皆应为国家争人格,为民族求生存,为革命尽责任,抱宁为玉碎,毋为瓦全之决心,与此破坏和平,蔑信义之暴日相周旋。吾愿与诸将士共生死!’”谢家昌视之,愤懑道:“世人皆以为蒋公屈节避让,此讹深矣。战前蒋公曾言‘倭寇必欲再侵略我东南乎,我亦唯有与之决一死战而已!’——殚精竭力撑着虚弱国家,反遭看戏者诬诟,此乃乱世英雄之际遇。”蔡廷楷闻言叹息。

蔡廷楷遍视众军,只见众勇士皆血染战衣。蔡廷楷奋然道:“众位弟兄,我中华被寇虏作害久矣,今日努力扑讨倭贼,以雪国耻!我已向全国人民誓言:卑军守土有则,尺地寸草,不得放弃;为救国保家而抗日,虽牺牲至一卒一弹,决不退缩。众弟兄临危受命,当并力奋击,为国立功。蔡某感激诸位弟兄!”家昌道:“众位弟兄,百年以来,中华柔弱,屡遭欺凌,现国有旦夕之危,民遭倒悬之急,全靠我等刚性男儿救危抚乱,振兴中华,故我等当忠义奋发,舍身死战。民族复兴指日可待。”翁照垣大呼:“忠诚义勇的全体官兵们!中国民族之生死存亡,已在我们的肩膀上了!大家要发扬我们铁军的精神,保持我们过去光荣的历史。日寇的陆军,在世界上算是第一强硬的,我们要把这世界上最强硬的陆军来消灭,夺取世界第一的地位。忠诚义勇的官兵们,为国家民族而牺牲,虽死亦光荣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