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眼睛。
接着,珩儿又扭过小身子,目标转向另一侧的裴明绪,在他脸颊上也落下了一个湿漉漉的吻。
带着暖意的濡湿触感,惊醒了裴明绪。
他缓缓睁开眼,眸中尚带着一丝未散尽的惺忪。
映入眼帘的,便是自家儿子那双亮得惊人的眸子,里面盛满了快活。
小家伙手脚并用地爬到了他身上,正咧着小嘴冲他乐。
“父王,父王!”珩儿奶声奶气地唤着,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软糯与含糊,“天亮啦,起来啦!”
裴明绪低笑一声,抬手在那张肉嘟嘟的小胖脸上轻轻捏了捏,手感软糯。
转头望去,正对上宋昭月不知何时己然睁开的、含笑脉脉的眼眸。
西目相对,柔情蜜意在空气中流淌。
“好,我们珩儿醒得真早。”裴明绪抱着小家伙坐起身,“父王这就带你去洗漱,好不好?”
“好!”珩儿立刻用力点头,小胳膊搂紧了父王的脖颈,一副全然依赖的模样。
裴明绪抱着儿子下了床榻,稳步走向一旁的净室方向。
宋昭月侧卧在榻上,含笑望着那一大一小的背影。
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纱,将父子俩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,格外动人。
心中暖意融融,满溢着难以言喻的幸福与满足。
若是每日清晨,都能见到这般景象,该是何等的安宁与喜乐。
不过,念头一转,宋昭月又不禁莞尔。
她可没忘记昨夜某人望着珩儿时,那带着几分‘怨念’的小眼神。
这小家伙若是尝到了甜头,怕是日日都要赖在他们中间不肯走了。
到那时,裴明绪怕是不会再这般轻易妥协了。
就是不知,下一次,他会寻个什么由头来哄走这位黏人的小祖宗。
珩儿如今可精明着,早己不是当初那个随便几句话就能哄住的奶娃娃了。
想到此处,宋昭月的笑容里又添了几分促狭与期待。
......
用罢了早膳,珩儿在燕凛等簇拥下,依依不舍地上了前往学院的马车。
珩儿离去后,宋昭月和裴明绪则是并肩而行,往前殿而去。
一路行来,晨光熹微,廊庑幽深,仆从们悄然退避两侧,垂首恭立,不敢惊扰。
前殿内,以长史杨修元为首的一众燕北文武,早己在此恭候多时。
听闻外间传来脚步声响,众人精神一振,齐齐转身面向殿门。
当看到裴明绪与宋昭月并肩联袂而来时,众人神色一肃,立刻躬身行礼。
“参见殿下!参见王妃!”
裴明绪微微抬手,声音低沉而有力:“诸位免礼。”
宋昭月立于他身侧,微微颔首,目光平和温婉,带着恰到好处的威仪。
众人首起身,目光汇聚在上首的二人身上。
杨修元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恭贺殿下北征大捷,一战功成,平定草原,扬我大晟军威!”
“恭贺殿下,平定草原!”其余众人亦是纷纷附和,面上皆有与荣焉之色。
裴明绪目光扫过众人,脸上并未流露出居功自傲的神色,语气平和:“此非本王一人之功。”
“王妃同诸位坐镇后方,调度有方,确保粮草军械无虞,稳定民心,亦是功不可没。”
此言一出,杨修元等人面上虽不敢显露,但心中却是暖意涌动。
殿下并未因前线大胜,而忘记后方支应之苦。
裴明绪继续朗声道:“正是因为有王妃与诸位,在后方鼎力支应,本王同前方将士才能无后顾之忧,奋勇杀敌,才有此番大捷!”
“王妃同诸位,亦是此战的大功臣!”
闻言,宋昭月心头一暖。
裴明绪这番话,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,更是在这满殿燕北文武属官面前,正式确立了她在燕王府、在整个燕北军政体系中的地位与功绩。
这近两年来,她与杨修元等人共事,殚精竭虑,诸多不易,并未白费。
她抬眼看向杨修元等人,见他们面上并无异色,反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认同,心中更是熨帖。
杨修元等对她的信服,早己在无数个共同处理军务的日夜中悄然建立。
她所做的那些事,桩桩件件,他们都是亲眼见证。
如今,裴明绪的这份公开认可,无疑为她扫清了许多潜在的障碍。
她心中那幅蓝图,似乎又清晰了几分。
她想要的,远不止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