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洋上的硝烟,如同一个被捅破的巨大马蜂窝,释放出了无穷无尽的疯狂与战火。*零^点-墈+书· !哽?歆·罪\全~
偷袭珍珠港的成功,为岛国带来了一场短暂的、病态的狂欢,但也彻底斩断了它从米国获取石油钢铁等战略资源的最后希望。脖子上的绞索虽然被暂时挣脱,但赖以呼吸的空气,却也被彻底抽干。
没有石油,联合舰队的钢铁巨兽们,就只能趴在港口里生锈。没有钢铁和橡胶,岛国的工厂,就再也造不出一架新的“零”式战斗机。
绝境之下,日军大本营孤注一掷的“南方作战”计划,以雷霆万钧之势全面展开。
战火如燎原之火,迅速席卷了整个东南亚。日不落等国在东南亚经营多年的殖民体系,在这股来自东方的军事海啸面前,如同纸糊一般,一触即溃。
日军的兵锋,很快指向了缅。
一旦缅失守,滇缅公路被切断,那么,整个抗战,都将陷入补给断绝的绝境。
唇亡,则齿寒。
————
山城
这座雾气蒙蒙的城市,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。校长官邸内,军事委员会的高级将领们齐聚一堂。每个人都清楚,决断的时刻,己经到来。
日不落驻华大使,刚刚递交了首相的亲笔信,恳请国府方面,迅速出兵,与英军协同作战,共同保卫这条维系着远东战局的生命线。
“校长,”何首先开口,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忧虑,“缅地形复杂,林莽丛生,瘴气弥漫。我军若是贸然进入,后勤补给将是天大的难题。况且,他们也一向靠不住,他们在马来半岛的溃败,己经证明了这一点。我们不能把国军的精锐,轻易地押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。”
他的话,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将领的看法。他们对于出国作战,充满了疑虑和犹豫。
“敬兄此言差矣!”白站了出来,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,用指挥棒重重地点了点腊戍和仰光,“唇亡齿寒的道理,我们不能不懂!一旦日军占领缅甸,切断滇缅公路,他们下一步,必然会以缅为基地,西攻印,北犯我滇!届时,我大后方将三面受敌,国将危矣!此战,我们非打不可!”
校长的目光,在两位心腹爱将的脸上扫过,最终,落在了地图上那条红色的滇缅公路上。!墈′书?君¢ ?冕′肺\粤`读!
他的内心,同样在进行着激烈的挣扎。
出兵,意味着将自己手中最精锐的几个王牌军,投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、充满未知的战场。风险巨大,一旦失利,将是伤筋动骨的损失。
但不出兵,则意味着坐视生命线被切断,坐以待毙。
更何况,自《联合国家宣言》签署以来,国际上的地位空前提高。此刻,正是向全世界展示我国军队决心与实力的大好时机。如果能在国外战场打出威风,不仅能赢得盟国的尊重和更多的援助,更能极大地提振国内的抗战士气。
权衡再三,校长猛地一拍桌子,下定了决心。
“出兵!”他的声音不大,但却斩钉截铁。
“立即组建‘远征军’,以第五军、第六军、第六十六军为主力,即刻赴缅,协同盟军作战!要让国际上知道,我国的军人,会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,战斗到最后一刻!”
一个决定,牵动着十万将士的命运,也牵动着整个国家未来的走向。
很快,一支承载着国人希望的军队,开始集结,踏上了那条通往异域战场的征途。
————
八路军,后方
寒风卷着黄土,刮过简陋的窑洞。窑洞内,一盏昏黄的油灯,映照着几张严肃而深邃的面庞。
最高指挥、总指挥、总参谋长,以及刚从前方返回的副总指挥,正围坐在一张小木桌旁。桌上,摆放着一份刚刚通过秘密电台接收到的、关于国府组建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详细情报。
“哼,他们这次倒是下了血本。”副总指挥看完了情报,重重地哼了一声,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,“把自己的心肝宝贝,像第5军这样的全机械化部队都派了出去。看来,鬼子这次,是真的把他逼急了。”
“这是必然的选择。”总指挥接过话头,缓缓说道,“滇缅公路是他的命根子,他不可能坐视不理。只是,我对这次远征军的前景,并不乐观。”
他指了指地图:“日不落在缅甸的兵力不足,且士气低落。?狐/恋¢闻\血_ !追+蕞`新·章!节~日军准备充分,来势汹汹。再加上指挥权的协同问题、后勤保障的困难……远征军此去,怕是凶多吉少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