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九章算术在2002 > 第69章 寒假的数学年轮(2009年冬)

第69章 寒假的数学年轮(2009年冬)

鼻尖,“先尝尝够不够黏?”

孙玺儿用筷子蘸了蘸糖浆,放在舌尖抿了抿:“温度得80度,锅深15厘米,蒸发速率是2.1!”她在本子上飞速写下公式v = 0.3t - 0.02h,“再熬三分钟,浓度就能达到最佳!”

“哟,成熬糖师傅了?”奶奶往锅里撒了把芝麻,“按你说的,这糖瓜还能算出花来?”

“能啊!”孙玺儿眼睛发亮,“等凝固了,我用分形切割法,保证每块表面积最小,放三天都不粘连!”她举起用硬纸板和刀片自制的切割器晃了晃。-5·4*看,书¢ ¨追~最`新/章^节-

这时陈大壮扒着窗户探头:“香死俺了!给块尝尝呗!”

“背完‘粟米章’前两题再说!”孙玺儿头也不抬,“想偷吃?先过数学关!”

糖瓜出锅时,陈大壮终于磨磨蹭蹭背完题。他刚咬下一口,“咔嚓”一声,断裂面竟呈现出六重对称的冰晶结构。“我的老天爷!”他举着糖瓜惊呼,糖浆粘得满嘴都是,“这糖瓜里真有数学?”

孙玺儿凑过去观察,眼睛亮得像星星:“对!晶体结构和几何图形一模一样!快,把角度记下来!”

傍晚,堂屋正中间贴着崭新的灶王爷画像,两边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的对联墨迹未干。孙玺儿指挥小伙伴们摆贡品,手里攥着把红枣:“按正六边形码灶糖,每个顶点放3颗枣,这是最稳固的结构!”

王小芳歪着头数:“一、二、三……可为啥非得是六边形呀?”

“因为蜜蜂建蜂巢也用六边形,用料最省、强度最大!”孙玺儿解释道,“就像《九章算术》里说的,万物皆有数!”

当纸马在火盆中燃烧时,孙玺儿突然掏出用玻璃管和酒精自制的温度计:“奶奶快看!火焰温度和氧气浓度有关!”她在墙上用木炭写下热力学公式:“q = mc\\delta t + \\ t^4”。

奶奶又好气又好笑:“你这是要让灶王爷也学洋学问?”

“说不定他老人家早就懂了!”孙玺儿眨眨眼,“等我长大了,要写本《新九章算术》,把这些都记进去!”

1月19日 冰窗的混沌诗学

“听说南方今天过小年?”孙玺儿趴在窗台上,呵出的白雾在冰花上晕开,“奶奶,为啥咱们差一天啊?”

奶奶正在擀饺子皮,擀面杖在案板上咚咚响:“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,俺也说不上为啥。”

“我能算出来!”孙玺儿翻出皱巴巴的地图,用红笔在南北两地画圈,“间隔一天,和历法修订次数成线性关系!还有,咱们包饺子,南方人蒸年糕,这形状里也有数学!”她在本子上画拓扑结构图,“饺子是凸曲面,年糕是分形层积结构!”

陈大壮凑过来,嘴里还嚼着昨天剩的糖瓜:“啥是分形?能吃吗?”

“分形就是……”孙玺儿抓起一把面粉撒在桌上,“看,随便一撒都能找到重复的图案!就像雪花,放大看和整体一模一样!”

她突然跑到窗边,对着玻璃哈气。白雾在窗上缓缓凝聚,竟神奇地投影出曼德博集合的图案。“看到没?”她兴奋地摇晃陈大壮的胳膊,“数学藏在每阵风、每片雪里!”

午后,孙玺儿盘腿坐在热炕上,面前摊着两本寒假作业。一年级的本子上画着卡通小熊,五年级的封皮写着“挑战难题”。她咬着铅笔头,盯着鸡兔同笼题发愣。

“用冰锥代替腿……”她突然眼睛一亮,抓起两根冰锥比划,“设兔足融化速率为v = 0.2t,鸡的……”

这时奶奶端着一碗红薯粥进来:“歇会儿吧,看把眼睛累坏了!”

“奶奶,您看!”孙玺儿举起作业本,“把灶糖分给陈大壮,这不就是分数应用题里的粟米分配?”她把几颗冻柿子摆成模型,“\\frac{3}{5} \\times \\frac{4}{7},用分形图一画就明白了!”

奶奶笑着摇头:“俺家妮子学魔怔了,吃个糖都要算半天。”

“这才有趣呢!”孙玺儿指着窗外融化的冰棱,“您看那些冰晶,生长规律能用z_{n+1} = z_n^2 + c算出来……”

1月20日 冬藏的数学协奏

大寒这天,寒风卷着雪粒打在窗玻璃上,发出沙沙的响声。奶奶在厨房揉面,面团在她布满老茧的手中翻飞。孙玺儿戴着隔热手套,拿着自制的搅拌器,像个小科学家似的在旁边记录数据。

“米浆层厚1厘米,热扩散率0.005,熟化时间得20分钟!”她大声喊道,“奶奶,火候别太大,不然黏弹性模量就不对了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