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四合院,我身后站着百岁敢死队 > 第178章 托付

第178章 托付

村长给他介绍道,“仲民啊,这是大壮他们的团长,陈团长。.天.禧·晓′税+旺- *无?错`内!容!”

陈必成闻声转过头来,带着战场上淬炼出的锐利,看着张仲民年轻的脸庞。

“陈团长,这是我们张家的族长,站仲民。”村长又说道。

“族长?”

陈必成咀嚼着这个词,语气沉缓,像是翻开一本蒙尘的旧书,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。

“有些年头没听人这么叫了。”

他的目光似乎透过他们,投向了遥远的河北故土。

“我们陈家当年也是个不小的宗族,祠堂里的族谱是厚厚的一本,上面写满了名字……”

说到这里,他的声音有些低沉。

“可后来,打起仗来了。”

“我的那些个兄弟姐妹,一拨拨跟着队伍走。”

“打小鬼,打光头,能囫囵个儿回来的,十不存一。”

“现在人没了,族也就淡了,连个正经能主事的族老都难寻摸。”

他深深叹了口气,那叹息里,浸满了硝烟散尽后的创伤。+0`0·小,说′徃+ *埂+歆_最.哙\

村长听到这里,用力的点头,他经历过那个天杀的世道,太明白话中的那些血泪了。

“陈团长,说起来我这个以前的族长,真是很羞仙人啊,当年我胆子小,光想着怎么把这点血脉藏过去,只敢给你们凑点粮食,跑跑腿运点东西。”

他抬起头,眼里展现出几分自责。

“看着外头那兵荒马乱的,隔三差五就传来的哪个村又被屠了,张家拢共就这点人,几代单传的有好几户,真要像你们陈家那样,把青壮都送上战场,我怕下去没脸见祖宗啊。”

那时候,小门小户的不就是想着怎么躲藏吗?

陈必成静静地听着,张家的选择虽然保守,但绝非不爱国。

“张老哥别这么说,你们的难处我都懂,后方百姓的每一粒粮食,都是勒紧裤腰带,用命省下来的,你们肯拿出来去冒险运送,那就是在救国,也是尽了力了。”

“哎,好好好,不说那些了。”村长用力的搓了把脸,然后看向身边的张仲民,眼里的骄傲一点也藏不住。

“我啊,是老糊涂了,一辈子就琢磨着带着张家熬过乱世保平安,可我们仲民不一样,他上过学,心眼亮堂,一首跟我说没有国,就没有家。-墈?书`君¨ ?追?罪·歆,蟑*結-”

“没有国就没有家。”

陈必成跟着重复了一遍,脸上露出赞许的笑意。

这句话,曾在无数战前动员时响起,写在无数决心书上,更是他和战友们用血肉反复验证的铁律。“

“到底是上过学的文化人,见识就是不一样,能把这个根本的道理琢磨透了,好,好啊。”

陈必成首视着张仲民的眼睛,手放在他肩膀上,语重心长的说道。

“张仲民同志。”

“老哥刚才说,惭愧当年没让族人上前线,可我们这些活下来的,看着身边倒下的兄弟,看着这些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跑跳的兵,心里头,又何尝没有愧?”

张仲民迎着陈必成沉痛的目光,带着敬意的说道,

“陈团长,您和您族中先烈,还有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英雄,是咱们民族真正的脊梁。”

“可惜我晚生了几年,没能和你们并肩作战的血洒疆场,没能亲手杀几个小鬼,这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。”

“遗憾?”

陈必成目光灼灼,仿佛要看进他的心里。

“仲民同志,血洒疆场是壮烈,但把把子孙后代培养成人,这同样是战场,是另一种担当。”

他环顾着这个正在恢复生机的村庄。

这安稳的景象,是多少战友的牺牲换来的?

“小鬼打跑了,光头逃了,可这烂摊子还在。”

“地要人种,房子要人修,娃娃要人教,人心要人聚,这百废待兴的江山,难道就不是你们的战场?”

“陈团长说道是。”张仲民点头说道,显得无比认同。

“仗,总有打完的一天,这建设新国的担子可不比当年打仗轻,你们肩上的责任,重得很呐。”

“好好干,把张家村,把咱们的新国一起建设好,这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,也是你们这一代人该写的功勋!”

陈必成听到这里,视线不由自主地越过了张仲民,看向耿大壮他们。

“这都是些好兵啊,一个个铁打的汉子,是敢迎着小鬼刺刀冲上去的种,现在敌人都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