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穿成大周女首富:我在古代搞工业 > 第159章 衣冠竞风流

第159章 衣冠竞风流

时,整个官道两侧,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!

截然不同!

没有刺目的金光,没有满织的繁复花纹,没有炫富般的奢华堆砌。

映入眼帘的,是一种洗尽铅华的……风骨!

逐鹿书院与圣文书院的学子们,所着的并非传统的宽大襕衫,而是姜岁寒亲自设计、天工织造倾力打造的新式“文士服”。

整体借鉴了汉服交领右衽、宽袖博带的典雅轮廓,保留了古制的庄重与大气。

但仔细看去,其肩线异常清晰、合体,仿佛沿着肩膀的自然曲线裁剪而成,完全摒弃了传统襕衫的溜肩和臃肿感。

自肩部向下,线条并非首筒,而是依据人体结构,在胸背处做了极其精妙的微收,展现出学子们年轻挺拔的身姿。

行至腰身处,线条再次内敛,形成一个含蓄而有力的收束!

这个收束并非靠勒紧,而是依靠内衬的弹性布料和精准的剪裁,自然而然地将腰身线条勾勒出来,仿佛劲竹于风中挺立,充满了内敛的力量感。

腰线之下,衣摆则如传统汉服般自然流畅地散开,行走间衣袂飘飘,洒脱而不失稳重。

这种结构上的改良,使得学子们的身姿被最大限度地优化,无论高矮胖瘦,穿上身后都显得肩平背首,腰身劲挺,精神抖擞,仿佛有一股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从骨子里透出来。

与传统襕衫带来的或臃肿或松垮的观感,形成了云泥之别!

主色调摒弃了过于浓艳的宝蓝深紫,逐鹿书院采用了沉稳内敛的鸦青色(接近深藏青),圣文书院则选择了温润如玉的月白色。

这两种颜色都极具文人气质,沉静而不沉闷,雅致而不轻浮。

面料并非遍地金的妆花缎,而是顶级的天蚕丝与精梳棉混纺的提花缎。

面料本身带有极其细腻、若隐若现的暗纹。

逐鹿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若隐若现的奔鹿轮廓。

圣文的是疏密有致的竹节纹路。

远看是素雅的纯色,近看则纹理暗藏,低调中尽显底蕴和匠心。

面料的光泽是柔和的哑光,而非刺目的亮闪,更显温润含蓄。

衣襟、袖口、下摆的宽边,是服饰上唯一的“重彩”之处。

但并非万源通那种满绣缂丝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