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穿成大周女首富:我在古代搞工业 > 第102章 掌握一切的萧启恒

第102章 掌握一切的萧启恒

阳光刺眼,照在萧景琰玄色的袍服上,却驱不散那从南方带来的、深入骨髓的疲惫与沉重。·s~i`l_u?b¨o′o.k-..c?o*m¨

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那几道黏稠而冰冷的目光,如同毒蛇的信子,无声地舔舐着。

“八弟!”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自身后传来。

萧景琰脚步微顿,并未回头,只是侧过半边身子。

三皇子萧景宏己带着温和的笑容快步走近,亲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好!真是好样的!三哥就知道你行!这一趟南下,可是吃了大苦头了!瞧瞧这脸瘦的!今晚三哥在府里设宴,为你接风洗尘,务必赏光!”

“多谢三哥美意。”萧景琰拱手,脸上是恰到好处的疏离与疲惫,“只是连日奔波,心神俱疲,府中亦积压了不少琐事。待过几日,景琰再登门谢罪。”

“诶,自家兄弟,什么谢罪不谢罪的!”萧景宏笑容不变,眼底却掠过一丝阴翳,手上力道加重几分。

“知道你辛苦,但再忙,饭总要吃嘛!就这么定了,三哥等你!”

说罢,不容分说地又拍了拍他,这才转身,带着一群依附的官员扬长而去。

萧景琰站在原地,看着三哥远去的背影,又感受到不远处六弟萧景瑞那似笑非笑、意味深长的目光。

他面无表情地整了整被拍过的肩头,仿佛要掸去什么不洁之物,转身大步向宫外走去。

权力场上的温情脉脉,比南方的瘟疫更令人作呕。

他只想尽快离开这令人窒息的牢笼。

御书房。

龙涎香的气息比承天殿更加浓郁沉厚。

巨大的紫檀木御案后,萧启恒己换下繁复的朝服,只着一身明黄常服,正低头批阅奏章。1@零?点D×±看±书!? ÷免??费?阅?读°夏林厚垂手侍立一旁,萧景琰则肃立在下首。

“都坐吧。”萧启恒并未抬头,声音平淡。

“谢陛下(父皇)。”两人谢恩,在锦墩上小心坐了半边。

萧启恒放下朱笔,抬起头,目光如实质般落在萧景琰脸上,不再是朝堂上的赞许,而是深不见底的探究。

“说说吧,那‘工牌首发’‘点数公示’,还有那‘滤桶’‘防疫汤’,条条皆切中时弊,首指要害。景琰,朕很好奇,你在南境,是如何在短短时日内,想出这等环环相扣、缜密如织的法子?是夏卿点拨,还是…另有高人?”

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夏林厚。

老宰相心头一凛,立刻微微躬身:“老臣惭愧,殿下南行之初,臣确曾将姜岁寒姑娘所献‘以工代赈’补充条陈转呈殿下参详。殿下在南方所行诸般具体应变之策,皆乃殿下临机决断,因地制宜,老臣远在后方,实不敢居功。”

他巧妙地将姜岁寒最初的献策点出,却又将具体执行之功完全归于萧景琰,滴水不漏。

萧景琰迎着父皇的目光,坦然道:

“父皇明鉴。夏相所转条陈,高屋建瓴,为儿臣打开了思路。然纸上得来终觉浅。”

“真正身处那炼狱之中,面对汹汹疫病、贪蠹横行、民怨沸腾,儿臣才知纸上之策需如何落地生根。所谓‘工牌首发’‘点数公示’,实乃被逼到绝境,不得不行快刀斩乱麻之法!”

“至于‘滤桶’‘防疫汤’,更是目睹灾民饮污水中毒、疫病蔓延而无药可医时,儿臣与姜姑娘及总办处众人集思广益,穷极一切土法尝试所得。其中艰辛,若非亲历,实难尽述。”

他顿了顿,声音低沉下去,带着一种沉重的真实感:

“儿臣不敢隐瞒父皇,推行之初,阻力之大,超乎想象。~£D咸¥?鱼?;看??书± {e首2?2发+<杀张老栓以立威,焚被污之水缸以明志,实乃情势所迫,不得不为!”

“若无王命旗牌在手,若无夏相在后方全力周旋,若无…总办处上下,尤其是那些在疫区奔走、在工所与民夫同食同宿的吏员、医官、风宪,还有那些为一口干净水、一碗吊命汤拼尽全力的灾民,儿臣纵有百策,亦难施行其一!”

他将功劳分散,重点突出环境之恶与执行之难,却始终没有正面提及那个“高人”。

萧启恒静静地听着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案上一枚温润的白玉镇纸。

书房内一片沉寂,只有更漏滴答的轻响。

良久,他才缓缓开口,声音听不出喜怒:

“情势所迫,不得不为…说得好。非常之时,当行非常之法。你能稳住局面,活人百万,便是大功。至于手段…雷霆雨露,皆是君恩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