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穿成大周女首富:我在古代搞工业 > 第80章 造枪(二)

第80章 造枪(二)

白气升腾。

老张忐忑地取出淬火后的弹簧,用特制的小钳子小心地掰动测试。

“咦?!”他浑浊的老眼猛地瞪圆!

这一次,弹簧没有断!

也没有软塌!

它展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韧性和回弹力!

虽然距离图纸要求的完美状态还有差距,但己是巨大的突破!

“神了!东家!神了!”老张激动得声音发颤,看向姜岁寒的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狂热。

姜岁寒只是微微颔首,心中了然。

这并非神迹,而是她脑中“工厂”对淬火介质的热传导系数和冷却曲线进行优化模拟后,给出的最接近当下条件的替代方案。

盐分改变了水的比热容和沸点,确实能稍微减缓淬火速度,减少内应力导致的脆裂。

时间在铁锤的轰鸣、锉刀的嘶鸣、胶泥的刮擦和失败的叹息中流逝。

地窖不分昼夜,炉火不熄。

汗水、油污、铁屑、石灰粉混合在一起,将每个人身上都染得污浊不堪。

浓烈的金属、桐油、汗水和胶泥气味交织,形成一种独特而坚韧的气息。

五日后。

第一根勉强能称为“枪管”的铁筒终于从李魁手中诞生。

它黝黑粗糙,布满锻打的痕迹,长约两尺半(约75厘米),入手沉重冰凉。

王老头完成了最后一次搪膛和阴干。

姜岁寒亲自检验。

她取过一根特制的、裹着细麻布的长木杆,顶端固定一小块鹿皮。

沾上少许桐油,缓缓探入枪管内壁,反复推拉。

动作轻柔而专注,感受着内壁的每一丝起伏。

“沙…沙…”摩擦声细微而均匀。

良久,她抽出木杆,鹿皮上只有极其细微的金属粉末,并无明显刮擦感。

内壁光滑度,己勉强达到要求。

“好。”姜岁寒只吐出一个字,却让疲惫不堪的李魁和王老头精神一振。

燧发枪机的关键部件也在无数次失败中艰难成型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