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建国看到来人是堂叔,丁元盛,连忙打招呼:“元盛叔。”
丁元盛听到声音,扭过头,看到是丁建国,便笑着说:“建国啊。是不是把你吵醒了。”
“没有!没有!”丁建国连忙摆手说。
又接着问:“元盛叔,你吃早饭没有?”
“吃过才从村里出来。这次过来也是帮你爷奶给你们捎点粮食过来。”
说着,他就把脚边的布袋子提了提。
“谢谢,元盛叔了。”丁建国连忙道谢。
丁建国的爷爷奶奶一首在村里生活。
奶奶名叫柳香莹,原来是地主家小姐,有魄力,有文化,有见识。
逃难的时候嫁给了长工出身的爷爷。
爷爷名叫丁大山老实听话,家里的事基本奶奶说了算。
父亲能进城当工人,是奶奶花钱运作的。
大伯二伯后来没抢工作名额,也跟奶奶的教育有关。
后来父亲工伤走后,三姐本来按要求顶岗是要进车间的
后来是奶奶带着一家子,来厂里和领导周旋,才调到后勤科担任办事员
工资也比刚入职的普通工人高,每月有二十八块。
二老一首都很关心他们,自从父母去世后,每月都会让人带粮食给他们。
也不知道两个老人家最近怎么样。
想到这他就关心的问:"元盛叔,我爷奶这段时间过的怎么样?"
“还好有你大伯和二伯两人照顾,过的还可以,至少不怎么饿肚子。”
“好了,东西也送到了。我也该回去。”丁元盛见事情己经办完,就起身告别。
丁梦竹和丁建国两人起身一起送他出去。
“你俩都回去吧,不用送了。”走出院子,丁元盛驾着驴车,朝两人摆摆手就走了。
看着丁元盛驾着驴车离开,两人才转身回屋。
丁建国拿起布袋打开一看,还是棒子面,估计有一斤。
西姐看着袋里的粮食,有些担忧的说:“听元盛叔说话的语气,估计爷奶在家也过得很艰难。”
“这袋粮食不要动,等你拿粮食回来,再添点进去,找个时间给爷奶送回去。”
“刚才和元盛叔说,因为今年天气原因村里收成很不好。”
“大家今年分的粮食根本不够吃,己经有两个外姓的老人,为了给家里人省粮食饿死了。”
“那个桂花奶奶,你还记得吗?”
“肯定记得,小时候去她家摘了一个南瓜,被她发现,然后堵在我们家门口,骂了整整一天。”
“最后还是,奶奶回来赔了她五分钱,才离开的。”
“她估计也没了,听说也是为了给家里省口粮,自己进山,就再也没出来啦。”
两人越说心里越是担忧,再这样缺粮下去,自己爷奶也有可能走上那条路。
丁建国在心想,自己不能再等了,明天就回村解决爷奶口粮的问题。
免得出现同样的悲剧,到时就追悔莫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