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女扮男装废世子,娶个公主称女帝 > 第250小章

第250小章

“这以商养农的法子,倒有几分你当年的影子。`精·武*暁/税?蛧^ ·勉′沸?越,毒+”

柳寒月指尖划过“通商不忘桑梓”的批注,窗外的蝉鸣突然拔高,正合她话音里的笑意:“昨儿她还偷塞给我张条子,说要在御花园试种胡麻。”

熊少卿“嗯”了声,目光落在策论末尾熊瑶画的小简笔画,歪歪扭扭的骆驼队旁,还蹲着只啃草的兔子。

“让她下月主持朝会,”笔尖顿在"需防奸商囤货"处,“就从互市案入手。”

柳寒月忽然放下茶盏,竹帘缝隙漏进的阳光在她眼底碎成金箔:“下月十五后,咱们去江南吧。”

她拨弄着熊少卿腰间的结发香囊:“听说今年的荷花开得早。”

熊少卿抬眼,正看见她耳尖泛红的模样。案头的沙漏沙沙作响,将多年前泛舟的片段都漏进时光里。

“准了。”她故意沉下声,却在柳寒月笑出声时,偷偷勾住她垂落的发丝,“但得先过太后那关。·辛¨顽· ′ ·鰰_占? ·冕*费^粤_读.”

叶瑾瑜正在坤安殿筛绿豆糕粉,银发上的珍珠抹额随着动作轻晃。

“去罢去罢,”她将刚脱模的梅花糕递给熊瑶,看着孙女眼馋的模样笑出皱纹,“哀家这儿有瑶瑶陪着,还能多活几年。”

熊瑶舔着指尖的糕粉,忽然想起上周祖母瞒着熊少卿,偷偷教她调香的事。

翡翠盘里的梅花糕冒着热气,叶瑾瑜替她擦去嘴角的碎屑,银护甲划过她脸颊时带着凉意:“你母亲们年轻时啊,在舒国宫墙下偷摘过我的桂花。”

两日后的清晨,熊瑶在御书房发现了柳寒月留的字条,绢帕上除了行程安排,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。

她摸着字条上残留的玉树琼花香,忽然听见窗外传来熟悉的马蹄声。

“祖母,”她捧着叶瑾瑜新做的莲蓉饼,望着殿外渐远的车驾,“她们真能好好歇着吗?”

叶瑾瑜替她理正衣冠,掌心的温度透过绣纹传来:“等你当了女皇就知道,能并肩看场荷花的日子,比万里江山更难得。_齐,盛!暁/说\徃_ !醉-薪¨蟑,結¨庚·歆/筷`”

阳光漫过殿阶,将祖孙俩的影子投在金砖上,熊瑶忽然明白,母亲们的出游不仅是放松,更是在用行动告诉她:治国者亦需知风月,方能懂人间烟火。

而她手中的莲蓉饼,和御案上的策论一样,都是大盛未来的滋味。

垛口的青砖被春阳晒得发烫,熊少卿的指尖蹭过柳寒月袖口的缠枝莲纹,远处绸缎庄的幌子正被风卷成好看的弧度。

她望着朱雀大街上穿梭的货郎担,忽然想起那些年战乱时,这里还随处可见流民啃食树皮的景象。

“茶肆的幡子换了新绸。”她偏头时,鬓边玉簪扫过柳寒月发顶,“上个月报上来的商税,比去年同期涨了两成。”

柳寒月的手覆上她握着城砖的手背,看向水面浮着新抽的柳芽,正像极了她们在舒国宫宴上,熊少卿发间插着的那枝。

风掀起熊少卿的龙纹披风,露出内衬柳寒月亲手绣的并蒂莲。

她们脚下的都城正随着更鼓的节奏苏醒,早点摊的蒸笼气、书生的晨读声、士兵操练的号角,织成比任何奏折都鲜活的图景。

“江南的茶商该到了。”熊少卿忽然转身,替柳寒月拢好被风吹乱的鬓发,指尖划过她耳坠时听见细碎的响,“这次出游,带你去看江南的千帆。”

柳寒月的眼睛亮起来,像落满了春星。此刻宫墙外的杏花开得正好,某户人家的窗棂间飘出童谣,唱的正是她们推行的均田令。

熊少卿的笑声撞在城墙上,惊起檐角的铜铃。她望着柳寒月发间新换的茉莉簪,忽然觉得这将近二十年的血雨腥风、案牍劳形,都抵不过此刻掌心的温度。

芙蕖,那位忠心耿耿的暗卫统领,依旧默默地跟随在她们身后。她的身影轻盈而坚定,随时准备为她的主子们挡下一切危险。

她的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视着四周,即便是在这看似平静的城墙上,她也没有丝毫松懈。

柳寒月回头望向芙蕖,眼中闪过一丝不忍。这么多年来,芙蕖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,像影子一样守护着她们的安全。

她的忠诚和付出,柳寒月一直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如今,天下安定,柳寒月觉得是时候让芙蕖也享受一下阳光下的生活。

柳寒月的月白披风突然拂过芙蕖的手背,惊得她下意识退后半步。

“歇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