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六道自然】——
胡牧亭侍御曾跟人说起过一件奇事,语气里总带着几分确信。¨3*叶-屋? !埂*鑫`最?哙¨他说,家乡有个读书人,活着时竟能在阴间当差,白日里看着与常人无异,夜里却常伏案沉睡,醒来便能讲出许多阴司的见闻。
那人讲过不少阴间的规矩,什么阎罗殿的陈设、判官的判词、小鬼的差事,大多和典籍里写的差不多——善恶簿上记着生平,功过秤上量着是非,赏罚分明,条理井然。这些话听着虽奇,倒也不算新鲜,世间流传的鬼神故事里总少不了这些情节。
但有一段话说得格外特别,胡牧亭记得最清。那人说,世人总以为六道轮回要靠阴差押解、判官指引,其实根本不必。′如~雯_徃^ /首¢发?人死后投生哪一道,全凭自己平生的善恶行事定夺,就像水往低处流、火向干处烧,是再自然不过的事。
行善积德的,身上自带着温润的气息,就像花草总朝着阳光生长,自然而然会被天道、人道的光明处吸引;作恶多端的,浑身裹着阴戾之气,如同飞蛾扑向烛火,自会被饿鬼、畜生道的幽暗处牵引。不是谁在背后安排,也不用谁来强行押送,全是气性相投、同类相吸,循着本该走的路去了。
这话听着平平淡淡,细想却极有道理。历来谈鬼论神的,总说阴间如何森严、轮回如何复杂,却从没谁点破这层——原来最根本的指引,从来都在自己身上。¨衫.八+墈.书?王\ +埂·鑫/嶵-哙·就像种子落地,是发荣滋长还是腐烂败坏,早由自身的品性定了去向。
【林狐私语】——
表兄安滹北曾讲过一段深林遇狐的奇事,说起来总带着几分玩味。他说,世人都道狐狸魅惑人,多半是为了采补元气,好助自己修行,倒不是真为贪那点男女情爱。可凡事总有例外,偏有些狐狸,也会动了凡俗的色心。
那年秋天,有个行脚商人赶路晚了,便在一片老林子里歇脚。林子里古木参天,月光透过枝叶洒下来,碎成一地银斑,风一吹,满耳都是树叶的沙沙声。商人靠着棵老松树打盹,半梦半醒间,忽然听见不远处的草丛里有人说话,声音尖尖细细的,像极了少年人的嗓音。
“我说老兄,你前阵子念叨的那户人家的小童,事儿成了没?”这话里带着点规劝的意思,“你可别忘了,这种念头最是伤身败道。那小童阳气正盛,你若强行招惹,好比往烈火里扑,只会耗损自身真阴,多少年的修行都可能毁了,何苦呢?”
过了片刻,另一个声音闷闷地响起,听着竟有些懊恼:“多谢你提醒。实不相瞒,我初见那小童时,就被他眉眼间的灵气迷住了——皮肤白净,眉眼弯弯,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,实在是招人疼。我也知道这念头不对,可就是按捺不住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里添了几分无奈:“可那孩子看着年纪小,心性却比谁都端正。我夜里潜入他梦中,变着法儿地幻化出些风流情态,想引他动心。谁知他眼皮都没抬一下,要么低头读书,要么闭目养神,压根不为所动。我费了半月功夫,半点进展没有,如今也只能死了这条心了。”
商人听得心头一跳,屏住呼吸悄悄拨开草叶去看。月光下,只见两道毛茸茸的影子在草丛里动了动,随即“嗖”地蹿起,竟是两只火红色的狐狸,尾巴拖地,几下就跃过矮树丛,消失在密林深处了。风穿过林子,只留下满鼻的松香,仿佛刚才的对话不过是一场幻听。
喜欢新阅微异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