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桑之祸】——
清苑人张公钺,受命前往河南郑州任职。¢卡+卡-小?说·网` _首^发+到任之后,他住进了官署。官署的庭院中有一棵老桑树,树干粗壮,需两人合抱才能围拢,繁茂的枝叶遮天蔽日,投下大片的阴凉。
日子久了,张公钺从仆人口中听闻,这棵老桑树可不一般,相传树上栖息着神异之物,不少人还曾在夜间瞧见奇异的光影在树枝间闪烁。仆人们都对这棵树心怀敬畏,路过时都会小心翼翼,不敢有丝毫冒犯。张公钺听后,心中却满是不屑,他是个不信鬼神的人,觉得这些说法荒谬至极,如此怪异的树留在官署,反倒助长了迷信之风。一想到这,张公钺心中就萌生出砍伐此树的念头。
第二天一早,张公钺找来几个身强力壮的衙役,吩咐他们将这棵老桑树砍掉。衙役们听到这个命令,面露难色,其中一个年长的衙役壮着胆子说道:“大人,这树据说有神灵庇佑,咱们贸然砍伐,会不会……”张公钺眉头一皱,不耐烦地打断道:“休要听信这些无稽之谈,不过是棵老树罢了,哪来的什么神灵!此事就这么定了,速速动手!”衙役们见张公钺态度坚决,不敢再多说什么,只得拿起斧头,开始砍伐。
随着斧头一下下落下,木屑飞溅,老桑树发出“嘎吱嘎吱”的声响,像是在痛苦地呻吟。围观的仆人们都面露惊恐之色,纷纷在心里默默祈祷,希望不要招来灾祸。没过多久,老桑树轰然倒地,激起一片尘土。~x+i_a.o^s¢h¢u^o/c,m-s?.*n.e¢t′张公钺看着倒地的老树,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,觉得自己破除了一个迷信。
当天晚上,月色如水,张公钺的女儿在房间里秉烛夜读。突然,一阵阴风吹过,烛火摇曳,她抬头望去,只见一个人影缓缓出现在眼前。这人的脸、手、脚以及衣服帽子,颜色都是深绿色的,散发着诡异的气息。那人目光冰冷,死死地盯着张公钺的女儿,厉声说道:“你父亲太蛮横了,竟敢砍伐我的栖息之所,姑且在你身上显示一下警告!”张公钺的女儿吓得脸色惨白,浑身颤抖,下意识地大声呼喊。
听到呼喊声,老妇人和婢女们急忙冲进房间。然而,眼前的景象让她们惊呆了,只见张公钺的女儿眼神呆滞,嘴里胡言乱语,已经精神失常了。老妇人们赶紧将她扶到床上,又是喂水,又是安抚,可她依旧没有恢复正常。
张公钺得知此事后,心中懊悔不已,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闯了大祸。他四处寻访名医,希望能治好女儿的病,可所有的医生都摇头叹息,无能为力。
后来,经人说媒,张公钺的女儿嫁给了太仆戈仙舟。本以为换个环境,病情会有所好转,可没想到,没过多久,她就香消玉殒了。
驱逐厉害的鬼怪,毁掉不合礼制的祠庙,这正是狄仁杰、范仲淹这类人才能做的事,如果德行不足以胜过那些神怪,很少有不招致失败的。?精e2武×小?¥e说?1网ˉ|` 2?)已@′e发|De布1+ˉ最?新|`?章¤[?节_&张公钺的经历,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警示故事,告诫着后人,对未知事物,不可肆意妄为。
【宅论奇谈】——
在一个闲适的午后,几位官员与学者齐聚一堂,品茶论道。钱文敏公端起茶杯,轻抿一口,缓缓开口,声音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:“诸位,不妨细想,上天掌控的祸福,恰似君主手握的赏罚大权。君主依据臣子的功绩与过错,予以奖赏或惩处,上天又何尝不是根据世人的善恶之行,降下福运或灾祸呢?而鬼神对世间万象的洞察,就如同官吏们审议事务那般细致入微。官吏们审阅公文、权衡利弊,以定是非,鬼神则明察秋毫,洞悉人心的善恶、行为的正邪。” 说着,钱文敏公微微停顿,目光扫过众人,接着说道:“咱们不妨做个有趣的假设。假设有一位御史,写了一份弹劾奏章,上面言辞凿凿地写道:‘某官员平日里为人正直,言行皆守道德规范,在官场任职期间,兢兢业业,推行了诸多惠民政策,政绩有目共睹。然而,他的宅邸大门朝向所谓的凶方,建造房屋时又犯了凶日的忌讳,如此一来,罪当谪罚。’诸位不妨想想,负责审议这份奏章的上司,会批准这样的弹劾吗?上司定会觉得荒唐至极,一个官员的品行与政绩才是衡量其的关键,怎么能因房屋朝向和建房日子这类毫无根据的理由就加以惩处呢?必然会毫不犹豫地驳回。” 众人纷纷点头,对钱文敏公的这番假设表示认同。钱文敏公笑了笑,又抛出另一个假设:“再换个角度,要是有一份举荐文书,这么说:‘某官员平时行为不检点,时常做出违背道德之事,在官场上尸位素餐,毫无作为,所辖之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