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看着两人,心里忽然踏实了许多。
他知道,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但只要方向对了,脚步就不会错。
接下来几天,刘好仃带着阿芳和小林一头扎进了资料堆里。
他们在作战室角落搭了个临时“品牌故事分析台”,墙上贴满了不同品牌的宣传语、视觉风格对比图、社交媒体互动截图。
“这是第一份关于品牌故事传播模式的报告。”阿芳递上文件,“整体来看,大部分品牌都会围绕创始人家族、技术创新、社会责任这几个维度展开叙述。”
“但我们没有那么久的历史。”小林翻着资料,“也没有明星企业家。”
“没关系。”刘好仃拿起一支笔,在纸上画了个圈,“我们可以从自己出发,讲中国制造的真实故事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阿芳问。
“我们不是百年老店,但我们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;我们没有传奇创始人,但我们有一群努力工作的普通工人。”他顿了顿,“这才是最真实的中国制造业。”
阿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那我们的品牌核心价值是什么?”
“真实、可靠、有温度。”刘好仃毫不犹豫地回答,“这六个字,就是我们的底气。”
阿芳低头在本子上写下这三个词,字体工整有力。
“真实,是因为我们从不做假;可靠,是因为我们经得起检验;有温度……”她顿了顿,“是因为我们不只是工厂,还是一个个努力生活的人。”
刘好仃看着她的背影,嘴角微微扬起。
“对,就是这样。”
某天下午,刘好仃独自坐在作战室角落,手里拿着一本旧书——《全球品牌案例研究》。封皮有些泛黄,边角也卷了,但他一直舍不得换。
他在书页间夹了一张照片,是年轻时在深圳创业拍的第一张产品照。那时候玻璃还没现在的精度,但他记得那种专注的眼神。
他轻轻翻开书,目光落在一页关于“品牌定位”的段落上。
“品牌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,而是刻进骨子里的信念。”
他笑了笑,合上书,把照片重新夹回去。
他知道,这条路不容易,但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。
夜色渐深,办公室只剩几盏灯还亮着。
刘好仃坐在角落,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。
他知道,这场变革不会一蹴而就。
品牌不是贴在包装盒上的标签,而是沉淀在客户心里的信任。
他想起多年前第一次听说“品牌”这个词的时候,还以为只是个花哨的说法。
现在他明白了,那是企业真正的灵魂。
“中国制造,不该只是世界的代工厂。”
他轻声自语,“应该是世界的信任源。”
阿芳从资料堆里抬起头:“刘哥,你说什么?”
刘好仃摇摇头:“没什么。”
他站起身,拿起外套。
“明天继续。”
说完,他走出办公室,留下一屋子未完的梦想,在灯光下静静生长。
阿芳低头看着笔记本上的“cha gss story”,轻轻用指尖摩挲了一下边缘。
窗外,月亮悄悄爬上树梢,银光洒在玻璃窗上,映出一片柔和的蓝。
像是某个未来,正悄然铺开。
小林在整理资料时偶然翻到一张五年前某国际建材展的照片,照片上某知名品牌的展位布置与他们即将设计的视觉风格极为相似,但他没说出口,只是默默将照片夹进文件夹。
他的手指停顿了一下,眼神略显复杂。
下一秒,他合上文件夹,转身走向打印机。
纸张缓缓吐出,第一行标题赫然写着:
“国际品牌竞争分析初稿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