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> 第477集:数字化管理流程优化

第477集:数字化管理流程优化

刘好仃站在办公室门口,手里拿着一沓打印出来的流程图。·白.:?马{&书\??院1?. (^追′最;]新

他低头看了眼表,九点零七分。比昨天早到了三分钟,这让他有点得意——毕竟不是每个五十七岁的老普工还能像小学生一样准时打卡。

“刘哥,您真打算把流程图贴满会议室?”小林从电脑后面探出头,一边啃着包子一边说话。

“不贴墙上,怎么让大家看清楚自己绕了多少弯路。”刘好仃把纸张摊开,“你看看这个审批流程,从车间到财务,中间要盖六个章,比我老家过年祭祖还复杂。”

阿芳笑出了声:“刘哥,您这比喻真是……接地气。”

“我就是个接地气的人。”刘好仃耸肩,“咱们现在技术还没完全引进,流程倒是先把人给卡住了。”

小林擦了擦嘴,认真起来:“其实这些流程以前也不是没改过,但每次都是‘上面说先保留’,最后就不了了之。”

“这次不一样。”刘好仃指着其中一页,“我们要做的不是改流程,是理清楚流程到底在干嘛。一个动作要是不能带来结果,那它就是在浪费时间。”

阿芳点点头:“我今天早上刚收到一份销售部的操作手册,足足二十页,光是报销单就要填三次同样的信息。”

“这不是操作手册,这是行为艺术。”小林摇头,“他们是不是怕我们记性太好,故意让我们练记忆力?”

众人笑了起来,气氛轻松了不少。

“这样吧。*白*马.书`院! ^无?错+内!容·”刘好仃拍了拍手,“今天大家先把这些流程图都看一遍,然后标出三个问题:重复、冗余、没人负责。”

“听起来像医生查房。”阿芳调侃。

“差不多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我们得先知道哪里堵了,才能想办法疏通。”

中午饭后,会议室里已经摆满了各种流程图。有彩色打印的,也有手写的,甚至还有用便利贴拼凑出来的。

“这是我整理的采购流程。”老陈指着一张密密麻麻的图表,“你们看这儿,同一个审批节点,居然出现在四个不同的系统里。”

“也就是说,一个人要四次确认同一个事?”小林皱眉。

“对。”老陈叹气,“而且每次都要重新上传附件,效率低不说,还容易出错。”

“这就是典型的‘流程肥胖症’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,“重复、冗余、低效。”

“我觉得最严重的是责任不清。”阿芳插话,“比如这个质检报告归档,三个部门都说不是自己负责,结果文件就一直卡在系统里。”

“所以啊,”刘好仃环视一圈,“我们不是要优化流程,是要让流程变得清晰、可控、可追踪。”

“听起来像教小孩走路。”小林笑道。

“没错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刚开始可能走得慢,但只要方向对,就不会走偏。”

正说着,老陈忽然“咦”了一声。

“怎么了?”刘好仃问。*s^h-a.n,s.h!a+n?y¢q¨.~c!o¨m.

“我在it资料库里翻到一张旧流程图,还是十年前的。”老陈指着图上几个红圈,“这几个环节标注的是‘已废弃’,但现在还在用。”

“这就怪了。”阿芳凑过去看,“为什么明明废除了,还要继续执行?”

“可能是没人管了,大家就这么习惯性地做下去。”老陈耸肩,“就像有些规矩,一开始是为了防错,后来成了仪式。”

刘好仃沉默了几秒,低声说:“流程不该是负担,而是帮手。如果它变成了绊脚石,那就得动刀子。”

下午两点,流程协调小组正式成立。

刘好仃让阿芳牵头,小林和老陈协助,每周汇总一次各部门的反馈。

“我们第一步,先从改动最小、影响最大的流程开始试点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箭头,“先打通几个关键节点,让大家看到变化。”

“刘哥,有个问题。”小林举手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