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本格推理:清城迷案 > 第114章 台风眼-7

第114章 台风眼-7

张国力的住处比李西想象的还要逼仄。·兰~兰-雯?穴` ¢已¨发·布/醉\歆·章/洁¨

城中村的握手楼,终年不见阳光,空气里混杂着潮湿的霉味和廉价饭菜的油腻气。

“他就是在这里,藏着一个能炸翻清城的秘密?”邱玲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,小声嘀咕。

方然没说话,他像一只警惕的猫,在狭小的客厅里踱步,目光扫过每一寸泛黄的墙壁和磨损的家具。

李西站在屋子中央,环视西周。

这里的一切都透着贫穷和窘迫,墙上贴着儿子稚嫩的奖状,旁边是用红笔圈出的医院缴费单。

一个为几万块钱铤而走险的父亲,和一个能引来杀身之祸的军工图纸,这两者间的反差,像一根刺,扎在李西的脑子里。

张明远那张平静的脸再次浮现。

他抛出“图纸”这个诱饵,究竟是想撇清自己,还是想借警方的刀,去杀另一个人?

“重点找任何纸质的东西,尤其是藏起来的。”李西的声音打破了沉寂,“他既然敢偷,就绝不会随手乱放。”

搜查开始了。

邱玲连接上随身设备,开始扫描房间内任何可能的电子信号。

李西则和小东一起,翻动着衣柜和书架。

方然却蹲了下来,视线与地面平行。

他没有去动那些显眼的大件家具,而是盯着卧室那张老式木床下的地面。

那里的水泥地被磨得光滑,但有一块区域,似乎比别处更干净一些,边缘还有几道不甚明显的、被反复拖拽留下的划痕。

他伸出手,轻轻敲了敲那块对应的床板。.第*一,看.书\惘^ !蕪,错-内~容~

声音有些空。

他没有声张,只是朝李西递了个眼色。

李西会意,走了过来。

两人合力抬起床垫,露出了下面的木板。

方然指了指其中一块,木板的接缝处,有一丝几乎无法察明的新鲜木屑。

撬开木板,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扁平木盒静静躺在暗格里。

方然将盒子捧了出来,动作很轻,像是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。

他解开油布,打开了木盒的搭扣。

几张叠放整齐的、己经泛黄的绘图纸出现在众人眼前。

纸张的边缘己经有些毛糙,但上面的线条却依旧清晰、精准。

那是一种用手绘制的机械结构图,繁复而精密,充满了工业时代独有的暴力美学。

在图纸的右下角,清晰地标注着一个翅膀徽记和一串代号——“天穹”。

“就是它。”李西的声音有些干涩。

邱玲立刻拿过便携扫描仪,小心翼翼地将图纸一张张数字化。

“李队,你看这里。”她指着屏幕上放大的图像,“结构图旁边,还有很多手写的批注,但字体……好像不止一种。”

李西凑过去,果然,图纸上除了工整的技术参数,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笔迹。

一种字迹方正,带着一丝拘谨,应该属于长期伏案工作的技术员;

而另一种则潦草凌乱,笔画几乎要飞出纸面,仿佛是在极度匆忙和紧张的状态下写就的。

更奇怪的是,在一些关键部件的旁边,还用潦草的笔迹写下了一串串类似乱码的字符。·第-一\墈`书~蛧` !首?发+

“这不像注释,”邱玲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,“更像是一种加密的通讯代码。很老派,但也很难破解,需要密钥。”

市局技术科,灯火通明。

巨大的显示屏上,是经过高清扫描和细节放大的图纸。

白阅凌的声音通过视频电话传来,一如既往的冷静,不带任何感情。

“字迹A,也就是工整的那种,经过和张国力出租屋日历上的字迹比对,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二,可以认定为他本人所写。”

“关键是字迹B。”李西盯着屏幕上那些狂乱的线条。

“笔迹非常潦草,入笔重,收笔快,多个笔画之间有不自然的停顿和抖动。说明书写者当时处于极大的情绪波动中,肾上腺素飙升。”白阅凌顿了顿,“墨水在纸张纤维上的渗透形态也很有意思,某些区域有轻微的晕染,结合笔画的拖拽方向判断,书写者是个左撇子。”

左撇子?

方然的眼睛一闪。

他立刻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下几个字:“张明远,右利手。”审讯时,他亲眼看到张明远用右手签字。

那个在图纸上留下狂乱字迹的人,不是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