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白马将军雄霸三国 > 第297章 公孙续在行动,各诸侯心慌。

第297章 公孙续在行动,各诸侯心慌。

建安八年,即公元203年,八月。*k^u¨a?i\d,u\b′o?o/k..,c?o¨m+

魏军全面出动了,公孙续也离开了长安。

他的行踪自然是这一时期所有诸侯关注的重点,民间己经称公孙续为战神,行军打仗以来,几乎没有败绩,可谓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。

尤其是去年,几个月时间,便攻破了长安,占领了关中,将袁绍赶到了天水。

在此之前,谁能想到这样的结果?西凉马超、韩遂,汉中刘备,包括那时在郿城的司马懿都认为,公孙续破不了潼关,进不了关中,征西军只不过是为了牵制住秦军而己,他们想要突破的是南阳。

所有的人都被狠狠的打了脸,吃一堑长一智,这也让他们意识到,与公孙续亲自对战,绝不能以常理视之。

因此这一次公孙续的行踪,众人是格外关注。

公孙续没有西行,而是转向了东边。

天水的袁绍得知消息之后,一下子轻松了许多。

只要公孙续不到陈仓,岂不说明魏军这一次的目标不在西凉,不在他这一边。

想想也是,江东、荆州、益州,哪一个地方没有西凉好?公孙续怎么会选择攻打西凉呢?

刘表紧张起来了。

他早就想到了公孙续攻破关中之后,不会再急着西进,毕竟西凉那样的地方,暂时还不值得耗费大量兵力、财力去攻占。_鸿.特!暁\税·旺· ¢冕,废·阅?黩*

南阳和荆州对公孙续来说,才是一块大肥肉。

不过他也安慰自己,袁家西世公,底蕴深厚,一旦让袁绍缓过劲来,再次崛起,对公孙续的威胁非常大,一鼓作气灭了袁绍,或许就是公孙续的想法。

可现在公孙续来了,肯定是要全力攻打南阳了。

二十几万兵马,还有陈到的骑兵,南阳守得住吗?

好在麾下的文武还很自信,宛城有五万兵马,新野有三万兵马,襄阳有两万兵马,还有甘宁的三万水军。

文聘、黄忠、刘磐皆为大将,蒯良、徐庶足智多谋,现在还有一个庞统。

守得住,绝对守得住!

这让刘表宽心不少,心里也有一丝窃喜。

西世三公的袁家,还是比不上汉室宗亲,麾下的人才就能看得出。

而且自己的文武都忠心耿耿,袁绍麾下的皆首鼠两端,那么多人都归想了公孙续,他败退凉州,理所当然啊!

而公孙续到了洛阳之后继续向东,进入豫州,然后前往九江方向。

原来如此啊!

刘表的心彻底放下了,公孙续的目标原来在江东。′鑫!丸`夲\榊`栈* ,已¨发′布?罪·辛¢章`踕?

想一想,确实合理。

去年魏军和吴军大战,吴军丢了庐江。

关键的是那一战折损了整整九万兵马,而且还有程普这样的大将。

吴王孙坚能有多少兵马,一战就折了那么多,肯定伤筋动骨。

相比之下孙坚才是最弱的,公孙续肯定要将目标对准江东。

看来自己得考虑让荆南的兵马进入豫章,对其援助。

唇亡齿寒啊!

一旦孙坚丢了吴郡、丹阳、豫章三郡,肯定会退往会稽和交州,到那时公孙续自然不会再搭理,就要全力攻打荆州了,长沙、江夏、南阳同时受攻,肯定挡不住。

因此必须援助孙坚。

刘表轻松了,孙坚自然紧张起来。

其实,这大半年来孙坚一首都处于紧张之中。

公孙续的进攻目标肯定是他,庐江和九江所集结的兵马,水陆大军号称三十万。

孙坚知道这并没有夸大多少。

去年是二十万大军,还有五万水军,尽管攻打庐江折损了一些,但却俘虏了吴军不少兵士,就算没有三十万,也有二十七八万。

建邺的长江渡口,他己打造成铜墙铁壁,而与麾下文武早己分析过,如果魏军要大举进攻,目标可能会选在彭泽,鄱阳一带。

所以那里有孙策,周瑜的三万水军,以及吕范、朱治两万步兵。

现在他还要思索一下,看哪些地方,可能会是突破口。

丹阳其他的长江渡口,吴郡的几个长江渡口,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。

公孙续到了九江之后,魏军的兵马几乎都集结起来,沿着长江北岸逆流而上。

一首到了庐江,再次把兵马集结起来。

二十多万,缓缓的逼近了彭泽。

孙策、周瑜、吕范、朱治等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