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重生导演:开局截胡疯狂的石头 > 第20章 感谢老铁送炮弹,我赌上一个亿!

第20章 感谢老铁送炮弹,我赌上一个亿!

助理在一旁附和:“他这是想用这种方式博眼球,炒作自己。”

“炒作?”

程青松扶了扶眼镜,镜片后闪过一丝轻蔑,“那就让他炒,我正好也想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,电影,不是投机取巧就能成功的;回复他,我应战;就安排在京城卫视的《文化观察》栏目,三天后,我会在那儿,给他好好上一课。”

京城卫视的《文化观察》栏目组接到这个消息时,主任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。

这栏目收视率常年垫底,就是个给老干部催眠用的节目。

现在,天上掉下来一个这么大的馅饼!

一个新锐导演和顶级影评人的世纪之战!

收视率要爆啊!

......

三天后,京城卫视三号演播厅。

灯光亮起,主持人坐在中间,左右两边,分别是吕睿和程青松。

程青松一身中式立领,正襟危坐,面前放着一杯清茶,一副宗师气度。

吕睿则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,身体微微后靠,显得有些随意。

节目开始。

主持人简单介绍后,就把话语权交给了程青松。

“首先,我要声明,我不是针对吕睿导演个人。”

程青松一开口,就是一副高屋建瓴的姿态。

“我针对的,是《疯狂的石头》所代表的一种创作歪风!一种对艺术毫无敬畏之心的投机主义!它完全照搬了盖·里奇的叙事结构,用一些低俗的方言笑料,拼凑出一部看似热闹,实则空洞的闹剧!这是对观众的愚弄,更是对中国电影的伤害!”

他引经据典,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聊到法国新浪潮,从电影的社会责任感谈到艺术的纯粹性。

滔滔不绝,口若悬河。

他把《疯狂的石头》形容成一盘用剩饭剩菜炒出来的、加了过量味精的垃圾食品。

“这样的电影,票房越高,对中国电影的伤害就越大!因为它在告诉所有人,我们不需要思考,不需要沉淀,只需要抄袭和投机,就能获得成功!长此以往,电影将死!”

程青松的语气慷慨激昂,带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悲悯。

演播厅里,一些被请来的观众,甚至开始点头。

主持人也被他的气场震慑,频频看向吕睿,眼神里带着同情。

这个年轻人,怕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了。

足足二十分钟,程青松的个人批判秀才算告一段落。

他喝了一口茶,润了润嗓子,居高临下地看着吕睿。

“吕睿导演,我的话说完了,你有什么要反驳的吗?”

镜头,瞬间对准了吕睿。

全场寂静。

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个年轻人如何挣扎,如何辩解。

吕睿全程没有插话,只是面带微笑地听着,偶尔还点点头,像个认真听课的小学生。

现在,他终于动了。

他没有去看程青松,而是转向了镜头,仿佛在看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。

他没有反驳任何一句关于电影艺术的论断。

他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。

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问题。

“程老师,我听明白了。您的意思是,观众喜欢,市场认可,但是您觉得不行,那它就是一部坏电影,对吗?”

程青松一愣,下意识地点头:“艺术的评判标准,不能被市场和庸俗的口味绑架!”

“好。”

吕睿打了个响指。

“那我再问一个问题。您觉得,一部好电影,应该有多少票房?”

这个问题,更奇怪了。

程青松皱眉:“票房不能作为衡量艺术的唯一标准!”

“我没问是不是唯一标准。”吕睿的语气突然变得锐利,“我就问你,一部您口中的好电影,是不是也配得上高票房?还是说,好电影,就活该穷困潦倒,无人问津?”

程青松被问住了,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:“好电影,当然也应该有好票房。”

“很好。”

吕睿笑了。

他看着程青松,一字一顿,声音不大,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。

“既然如此,我们不如赌一把。”

“我赌,《疯狂的石头》最终票房,能过一个亿。”

“如果我赢了,您,程青松老师,只需要在您的专栏里,向所有被您称之为‘品味庸俗’的观众,道个歉。”

“如果我输了……”

吕睿顿了顿,环视全场,最终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