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完啦!我成了组织最高领导人 > 第106章 中立的职务

第106章 中立的职务

上海的梧桐叶被风卷得满地都是,踩上去沙沙作响,像藏着无数没说出口的秘密。/秒\彰·截¢暁~说?蛧* ·首/发¢

宋之仁坐在江西中路一栋老洋房的书房里,指尖敲着桌面,对面的程树正把一叠账本码齐——红色保险公司的业务清单上,如今多了不少烫金的名字:汪镇海公馆、陈璧君私邸、行政院秘书处……

“程树你的如今的名声,比金条还管用。”宋之仁拿起一张电报,是南京发来的,字迹娟秀却透着急切,“陈璧君的那批翡翠,走香港转横滨,昨天到了。她说‘比日本人的运输队稳当十倍’。”

这个年头,做汉奸走狗的,最注重的就是钱财,谁都想着捞一笔大的,可是日本人也不是吃素的,有命赚没命花。

所以这时候红色保险公司的业务就是市场刚需,没有人不喜欢的。

程树呷了口茶,紫砂壶盖轻磕壶身,发出清脆的响:“上周周佛海的秘书来,要把苏州的田产换成美元,存在旧金山的银行。我让香港的渠道走的,用的是洋行的名义——特高课查不到。”

他翻开账本,某一页用红笔圈着“信托业务:黄金五十两,受益人:汪公馆”,字迹工整得像刻上去的,“现在南京来的电话,一天比一天密。”

宋之仁指尖划过账本边缘,纸面粗糙的纹理蹭着指腹。他要的就是这个——让汪伪的官员们把红色保险公司当成“安全港”,当成能保住他们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的最后指望。!比/奇-中¢文¨王· ?最-鑫¢章/结?更~新~筷_“让底下人把‘海外购置’的流程再顺顺,尤其是瑞士银行的户头,要做得像真的——印章、签名、汇款回执,一点错都不能有。”

这话刚落,窗外传来黄包车的铃铛声,停在洋房门口。程树起身走到窗边,撩开窗帘一角:“是陈璧君的贴身丫鬟,拎着个皮箱,八成是又有东西要运。”

这是常规操作,经办人只要选择忠心的人,就不会有问题,也降低了本人办理的风险。

丫鬟被领进偏厅时,手还在抖。皮箱打开,里面是二十副金镯子,每只都刻着缠枝莲纹——是从苏州大户人家抄来的。“夫人说,这批要运去东京,给她侄女当嫁妆。”丫鬟低着头,声音发颤,“要是丢了……”

程树让老顾接过皮箱,拿出一张制式收据,钢笔在纸上划过:“三天后到东京银座的珠宝行,凭这张单子取。丢一件,赔两件。”他把收据递过去,指尖不经意间碰了下丫鬟的手背——那是个暗号,告诉她箱子夹层里的情报己经收到。

丫鬟攥紧收据退出去时,听见偏厅里老顾在清点镯子,叮当声脆得像碎玉。她不知道,这些金镯子到了东京,会被地下党换成药品,通过商船运到苏北根据地;她更不知道,程树账本上“东京珠宝行”的地址,其实是抗日情报站的联络点。

红色保险公司的名声很快在汪伪政府里传开。汪精卫要给日本的“友人”送古董,找程树;行政院的官员想把美元汇去美国,找程树;连陈璧君打麻将赢的金条,都要让程树的人送去香港的银行。-x_i/n^r′c*y_.^c-o¨m′

“程掌柜的渠道,比日本人的船还靠谱。”一次宴会上,汪镇海端着酒杯,对着身边的人感慨,“上次那批宋瓷,走梅机关的船,到横滨就少了两件——程掌柜送的,连锦盒都没磕着。”

宋之仁坐在角落,听着这话,指尖在酒杯沿摩挲。他知道,该下一步棋了。汪镇海最近在扩编伪军,要凑齐十个师的兵力,可招兵的差事被梅机关和76号抢来抢去,三个月才招到五千人,前线催得紧,他正急得上火。

“汪先生缺兵,我们就给他送兵。”宋之仁在秘密会议上,把一张中国地图铺开,手指点着苏北、皖北的几个县,“这些地方遭了灾,老百姓没饭吃。我们开‘招工处’,说上海有粮有饷,管吃管住——来的人,我们先筛一遍。”

张铁牛在旁边磨着匕首,刀刃映出他的疤:“筛出来的抗日弟兄,怎么安排?”

“编入伪军,官衔给高点。”宋之仁指尖敲在“连长”“排长”的位置上,“记住,要‘听话’,要‘能打’——打汉奸要狠,跟新西军‘交手’要巧。”

招工处开在蚌埠、徐州的县城里,木牌上写着“上海工厂招工,月发三斗米,另有军饷”。消息一传开,灾民们涌着来报名。负责登记的都是地下党,看到报名表上“曾在八路军当过兵”的暗记,就悄悄把名字圈出来。

一个月后,第一批青壮坐火车到上海。他们穿着统一的灰布褂子,看上去面黄肌瘦,可眼神里藏着劲。宋之仁让人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