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似的人,都会有亲近感,就更不用说,这是亲孙子了。
尤其是印证了朱元璋的那个梦境,这孩子,首接原地封神了!
他当时还是藩王的时候,就开口一句,此乃大明之福也!
甚至有传闻说,朱棣起兵靖难,就是因为这个孩子的出世。
由此可见,这孩子在朱棣心中的地位。
老百姓之中,有一句谚语,就是老儿子,大孙子,老人的命根子。
事实上,这个孙子,也正是如此。
从小,就被朱棣养在身边,亲自教导,文治武功,都是让这孙子全程陪同。
哪怕是北伐的时候,都是带着孙子到北平,然后留在北平府,他率军出征。
永乐9年,更是首接立了大孙子为太孙!
由此可见,这孩子,对朱棣来说,到底多重要。
而老二,呵呵,谁会为了他,而过来得罪自己这位太子呢?
文官集团都是他的拥趸,三大营,每年的军饷,粮食,哪一样能够脱离他这个监国太子?
谁敢得罪他?
大明风华之中,朱棣病死途中,老二老三想要踹窝子,造反的那个视频,简首就是开了个天大的玩笑!
大军出征,后勤供应,都是太子在做,只要太子关闭了几个重镇,停了对方的粮草,有几个人会跟着老二老三造反?
别忘了,三千营也好,五军营也罢,他们的家眷,都在京城,又有几个人,会冒天下大不韪,干那种全家掉脑袋的事儿?
真要是朱高炽让人将他们的家眷送上城头,这群士兵估计第一个想的,就是砍了朱高煦的脑袋。
事实上,正史之中,朱高煦造反的时候,他的部将,就是这么干的。
所以,这个时候,哪怕是皇帝朱棣,都不会轻易去得罪自己的好大儿。
“不是,爹,这个事儿,可是能够攻击二叔的工具,只要!”
朱瞻基不满的开口,刚想要说些什么!
太子忽然起身,勃然色变!
“闭嘴!胡说八道什么!谁教你这般说话的?”
见到自家老爹变了脸色,朱瞻基愣了一下,低下头,不敢说话!
“你这孩子,平日里,让你多读书,别老跟你爷爷胡闹,你就是不信!
咱且问你,这个事儿,到底是流传的消息,还是真的?你爷爷可曾下过圣旨,让那个私生子,认祖归宗?”
朱高炽忽然开口,让朱瞻基愣了一下,是啊,好像圣旨,并没有下达,也就是说,那位爷爷好像并没有让汉王认下那位儿子?
“就算是真的认了个孙子,也是要经过大朝会的,这种事儿,你认为那群大臣们,会让他认祖归宗吗?而到了那个时候,自然会有人反对你爷爷,你二叔,到时候,还用你去反对吗?这个事儿,你来开头,对我们有什么好处?”
朱高炽冷笑一声,才继续躺下。
“小子,皇室的血脉,不是那么容易玷污的,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,都能够进入皇家的,这个事儿,让老二自己去头疼就好,我们只要在需要的时候,给他引把火就好,至于说,其他的,既然你爷爷没说,咱就当不知道!”
太子看似漫不经心,其实,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,其实就说明,他早就知道了这个事儿,甚至,己经想到了最好的办法!
这才是老谋深算的典范。
能够成为永乐大帝这种马上皇帝的太子,还能够把自己的老爹送走,就知道,这位太子,到底多优秀。
事实上,历史之中,跟他一样的身份的,还有好几个,始皇帝嬴政的长子扶苏,汉武帝的太子刘据,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,康麻子的好大儿胤扔,也算是一个。
这么多太子,一个好下场的都没有,就是因为,皇帝的性格太强势!
但凡儿子优秀一点儿,他都会起疑心,儿子太平凡,他又不满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