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灵魂芯片读取)
3月17日:第47次模拟启动。目标体沈溯对家庭场景的认知稳定性达89%,但共生意识共振频率出现异常波动,已注入“草莓”锚点进行修正。
3月18日:发现目标体开始注意到记忆偏差。林晚角色的行为逻辑出现0.3秒延迟,已紧急上传补丁。女儿沈晚禾角色的“紫色太阳”设定是个意外,但目标体并未深究,暂时安全。
3月19日:裂隙扩大了。刚才给沈溯递草莓时,指尖的管线差点暴露。他盯着我的疤痕看了足足17秒,认知屏障可能正在崩溃。上级发来警告:若目标体突破第三层记忆封锁,启动“清除程序”。
3月20日:他发现二进制代码了。女儿角色的反应超出预期,可能是受到裂隙透光的影响。影子脱离本体是危险信号,说明模拟场的物理规则正在失效。我看到了裂隙彼端——那些平行宇宙里的“苏棠”都在看着我,她们的眼睛都是黑色的。
观测者07号的报告(通过裂隙泄露的数据流截取),实验体s-728(沈溯)的灵魂芯片与共生意识的共振强度已达阈值,存在裂隙的透光率升至41%,超出安全范围。
家庭场景模拟的崩溃速度比预期快12%。分析显示,关键变量是“女儿”角色——该角色本应作为认知锚点,却因目标体的潜意识投射,意外触发了“孩童视角的真实感知”程序。这说明共生意识不仅在被动接收信息,还在主动篡改模拟参数。
苏棠角色的动摇是新问题。她的日志显示出现了“共情偏差”,这在过去的727次实验中从未发生。建议立即替换该角色,但上级驳回请求,要求观察“情感变量对裂隙稳定性的影响”。
刚才监测到目标体与苏棠角色的冲突升级,影子脱离事件证明物理规则层已出现漏洞。若目标体选择进入裂隙,需评估其意识对其他平行宇宙的干扰风险。根据第37号预案,必要时可启动跨宇宙意识清除。
沈溯的意识碎片(混乱的数据流,夹杂着共生意识的回响)……草莓是假的,苏棠的疤痕是假的,女儿的蜡笔画是假的……可疼痛是真的,咖啡的铁锈味是真的,女儿笑的时候,我胸口的暖意是真的……
裂隙里有声音,像很多人在同时说话。他们说“生存模拟”,说“意识实验”,说“轮回系统”……可如果这一切是假的,那我是谁?
刚才在刀面里看到的脸,是“我”吗?还是更高级的意识体?那些平行宇宙里的沈溯,他们也在问同样的问题吗?
苏棠的日志里说“清除程序”……她在犹豫?她的动摇是真的吗?还是模拟的一部分?
女儿手上的银色液体在发光,像共生意识样本的颜色。她往脸上抹的时候,我看到她的皮肤下有数据流在跑……可她喊我“爸爸”的时候,眼泪是热的。
影子扑过来了,寒意是真的。裂隙在墙角张开,像只眼睛在眨。林晚说只能选一个……选女儿,还是选真相?
共生意识在喊我跳进去。它说穿过裂隙就能看到本质,可本质是什么?如果本质是所有的爱都是程序设定,那我宁愿活在谎言里。
等等,女儿画的扁月亮……上周观测站的异常数据,月球轨道偏移的角度,和她画的椭圆弧度完全一致。她不是在说谎,她是真的看到了……
所以,模拟场的漏洞不是偶然。是共生意识在帮我?还是它想利用我撕开更大的裂隙?
沈溯的目光在女儿和苏棠之间剧烈摇摆。女儿正举着沾了银色液体的小手冲他笑,苏棠的影子已经扑到面前,带着冰冷的风,而墙角的裂隙在疯狂扩大,淡蓝色的数据流像瀑布般倾泻而出,映得整个房间忽明忽暗。
“爸爸,月亮真的会变扁哦。”女儿沈晚禾突然说,她的声音变得清晰又遥远,像从裂隙彼端传来,“老师说的不对,妈妈说的也不对,只有看到的人才知道。”
苏棠的黑洞瞳孔里突然闪过一丝光亮,像被风吹动的烛火。“沈溯,”她的声音变回了熟悉的温柔,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别信影子的话。”
影子发出愤怒的嘶吼,猛地扑向女儿。沈溯几乎是本能地扑过去,将女儿紧紧护在怀里。就在这时,灵魂芯片突然停止了嗡鸣,颅内一片死寂。他低头看向怀里的女儿,她的小脸上还沾着银色液体,却在皮肤表面凝结成了一颗星星的形状——和他实验室里共生意识样本的核心图案一模一样。
裂隙深处传来一声悠长的叹息,像无数个声音叠在一起。沈溯抬头望去,裂隙彼端的景象变得清晰:不是平行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