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医圣传 > 第356集:《体育医疗合作》

第356集:《体育医疗合作》

p>帘子被突然掀开,艾丽森闯进来时带起一阵风,吹得灸盒里的艾烟晃了晃。“李教授,能帮我看看吗?”她的呼吸还带着急促,“我的大腿肌肉太紧了,连高难度动作都做不了。”

李逸让苏菲侧过身,示意阿依继续照看着,自己则领着艾丽森走到另一张治疗床。他让女孩平躺下来,手指顺着她的股四头肌纹理按压下去,指尖能清晰地摸到紧张的肌纤维,像打了结的麻绳。

“这是长期爆发力训练导致的‘肌肉记忆性紧张’。”李逸从药箱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牛角罐,“普通按摩只能放松表层肌肉,我们用‘走罐’试试。”

阿依递过来一小瓶黄色的药油,瓶身上贴着苗文标签。“这是用‘伸筋草’和‘透骨草’泡的药油,能让罐口更容易滑动。”她帮着把药油涂抹在艾丽森的大腿上,油液带着清凉的草药味。

牛角罐吸附在皮肤上时,艾丽森忍不住“呀”了一声。李逸握着罐底,顺着肌纤维走向缓缓移动,罐口划过的地方留下一道紫红色的痕迹。“这是在疏通淤堵的气血。”他解释道,“你们运动员的肌肉像过度拉伸的弹簧,需要‘松’而不是‘压’。”

随着罐子的移动,原本僵硬的肌肉渐渐变软。李逸突然停下动作,指着大腿内侧的一个点:“这里有个结节,是肝经气血不畅导致的。”他取过一根银针,在酒精灯上灼烧后迅速刺入,“这是‘阴包穴’,能缓解大腿内侧肌群的紧张。”

治疗结束后,艾丽森试着做了个高抬腿,惊讶地发现肌肉的束缚感消失了。“太神奇了!”她跳下床,在帐篷里原地转了个圈,“我感觉能做三个后空翻!”

这时,帐篷外传来一阵喧哗。赵宇宁扶着一个队员匆匆走进来,那男孩的手腕以不自然的角度歪着。“李教授,小陶在做鞍马训练时摔了,手腕可能错位了。”

李逸立刻让男孩坐下,握住他的手腕轻轻摇晃着,指尖感受着骨骼的位置。“是桡骨小头半脱位。”他突然用苗医特有的“闪提法”,一手固定肘部,另一手猛地旋转手腕,只听“咔哒”一声轻响。

“好了。”李逸松开手时,小陶已经能活动手腕了。阿依赶紧递上一个中药包:“这是‘五虎丹’,敷上能消肿。”

美国队的教练带着队医站在帐篷门口,脸色复杂地看着这一切。刚才那套复位手法,比他们常用的西医复位快了至少两分钟。“李教授,”教练终于开口,“我们想请你为全队做赛前康复指导,尤其是自由操选手。”

李逸看了看墙上的时钟,距离决赛还有七十二小时。“可以,但我们有个条件。”他指着检测仪,“我们需要记录运动员的肌电数据和恢复曲线,这些资料对苗医的现代化研究很重要。”

教练与队医交换了个眼神。在奖牌面前,所有的偏见都显得微不足道。“没问题。”他伸出手,“但请确保她们能以最佳状态站上赛场。”

那天下午,美国体操队的八名选手都来到了苗医帐篷。银针闪烁的光芒里,肌电检测仪的波形像跳动的五线谱。李逸一边施针,一边给阿依讲解:“你看,自由操选手的股二头肌张力比跳马选手高17%,需要重点松解‘承山穴’。”

艾丽森趴在床上,听着帐篷外传来其他国家选手的训练声,忽然觉得那些此起彼伏的口令声,和苗寨里长辈们传授医术的吆喝声,竟有几分相似。都是为了传承,为了突破,为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。

第四章:决赛日的晨光

决赛当天的清晨,巴黎的天空飘着细碎的雨丝。奥运村的医疗帐篷区比平时早半小时亮起灯,李逸正在用放大镜检查银针的针尖。每根针都要经过三次消毒,确保针尖圆而不钝,利而不锐。

“师傅,你看新闻了吗?”阿依举着平板电脑跑过来,屏幕上是法国《队报》的头条,标题是《奥运村里的神秘疗法》,配图是李逸给艾丽森施针的照片。

李逸接过平板,指尖划过照片里自己专注的神情。那是三天前拍的,当时他正在为女孩做“头皮针疗法”,针对的是高强度训练导致的失眠。“写得还行,没说我们是巫师。”他笑着把平板还给阿依,“把‘醒神茶’准备好,今天要喝的人肯定多。”

那是用苗岭特产的“岩茶”和“刺五加”泡的茶,能提神醒脑又不影响药检。阿依刚把茶罐摆到桌上,帐篷帘就被掀开了,艾丽森带着美国队的选手们走了进来,每个人的运动服上都别着小小的苗绣徽章——那是阿依连夜赶制的礼物。

“李教授,最后一次治疗了。”艾丽森的声音里带着紧张,“我昨晚睡得特别好,是这半年来第一次没做肌肉放松训练就睡着了。”

李逸为她做了最后的检查,肌电数据显示肌肉张力完全在理想范围内。“今天用‘浮针疗法’,不会留下针眼,不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