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医圣传 > 第335集:《文化IP打造》

第335集:《文化IP打造》

关节痒...\"

同一时间的雅加达,翻译组正在做最后的校对。印尼语版的\"解表\"被翻译成\"打开身体的小窗户\",配音演员反复琢磨着紫苏说话的语气——这株草药在动画里是急性子,每次介绍自己时都会急得转圈,叶片卷成筒状:\"我能让汗出来!就像...就像打开窗户通风!\"

配音间的白板上贴满了苗医术语对照表。\"经络\"被意译为\"身体里的小路\",\"气血\"则成了\"流动的能量\",这些都是团队和当地中医馆反复确认的结果。′4`2`k*a^n_s,h?u?.¨c/o+m/负责翻译的李雪突然指着\"炮制\"两个字笑了:\"还是用音译吧,'paozhi'听起来就像在说某种魔法仪式,孩子们会喜欢的。\"

动画上线那天,曼谷的小学课间突然响起整齐的背诵声。穿蓝色校服的孩子们举着草药玩偶,跟着屏幕里的阿雅念:\"薄荷清凉,能醒头目;生姜辛辣,可散风寒。\"他们的书包上挂着的盲盒玩偶碰撞出轻响,像是那些草药真的在应和。

数据后台的曲线在上线两小时后陡然攀升。东南亚区负责人盯着屏幕,看见马来西亚的收视率超过了同期的《海绵宝宝》,菲律宾的社交媒体上,#百草精灵教我的苗医知识#话题已经刷到了热搜第三。有个妈妈发的视频被转发了五万次:她的儿子举着蒲公英玩偶,认真地告诉镜头里的医生,自己咳嗽时该用\"带绒毛的小伞兵\"泡水喝。

三、盲盒里的药香

广州的玩具厂里,工人正给新一批盲盒喷上特殊的香料。七叶一枝花玩偶带着淡淡的苦味,那是用提取的中药挥发油调的;金银花玩偶则散发着清甜,和动画里它总爱哼的调子一样。厂长拿着质检报告皱眉:\"这批苍术的香味太淡了,得再加三成浓度。\"

他身后的墙上贴着张奇怪的表格:左边是草药的药用部位,右边是对应的香料配方。这是动画顾问张奶奶特意拟定的,老人第一次来厂里时,还带了包晒干的苍术:\"闻着得像刚从灶上取下的,带点烟火气才对。\"

玩具设计师王萌正在修改下一季度的盲盒方案。她的电脑里存着几百张苗寨采风时拍的照片,其中一张是晒在竹架上的杜仲,树皮的裂纹里还卡着几粒阳光。\"这次要做能互动的。\"她对着屏幕里的杜仲草图自言自语,\"比如...撕它的树皮时,会发出'我能补肝肾'的声音。\"

这个想法来自上周收到的粉丝来信。一个叫阿玲的越南女孩在信里画了幅画:她把盲盒里的杜仲玩偶绑在爸爸的腰上,说这样就能治好他的腰痛。画的角落里,阿雅正举着药篓笑,旁边的文字是用拼音写的:\"张奶奶说,杜仲要炒过才好用。\"

王萌把画贴在办公桌前,突然想起动画里那个让审核组争论了三天的镜头。阿雅教大家辨认杜仲时,特意撕了片树皮,镜头给了拉丝的特写——那些银白色的胶丝在屏幕上绕成圈,圈里浮现出张奶奶的手写体:\"杜仲胶丝越多,药效越好。\"

当时有审核员觉得这个镜头\"太像药品广告\",直到陈默翻出段视频:那是在苗寨拍摄时,张奶奶撕开新鲜杜仲给孩子们看,树皮断裂的瞬间,孩子们的惊呼声震得镜头都在抖。\"这不是广告,是苗寨里代代相传的辨认方法。\"他在会议上说,\"就像我们小时候看《海尔兄弟》学打雷要躲远,没人会觉得那是广告。\"

最终这段镜头被完整保留下来。上线后,东南亚的药材市场突然多了群举着手机的孩子,他们缠着药贩要撕杜仲看胶丝,有个缅甸男孩甚至因为能准确说出\"胶丝要拉到五厘米以上\",被药贩塞了把免费的薄荷。

四、银饰与电波的共振

动画播放到第十集时,陈默收到了个快递。拆开层层泡沫纸,里面是个用柚木雕刻的阿雅像,底座刻着行泰文:\"谢谢你教会我女儿,发烧时可以用青蒿泡澡。\"寄件人是曼谷的一位医生,他在信里说,自从女儿看了动画,每次感冒都会主动要求用草药调理,连诊所的护士都开始学动画里的说法解释药理。

\"其实青蒿那段,我们改了七版。\"陈默把木雕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,转头对前来探班的张奶奶说。老人正戴着老花镜看最新的分镜,阿雅在这一集里到了新加坡,正用鱼腥草帮华裔老人缓解咳嗽。

\"鱼腥草的苗语发音要再准点。\"张奶奶指着屏幕说,\"上次去吉隆坡,有个苗胞说听起来像泰语的'鱼露',孩子们都笑场了。\"她从布包里掏出本泛黄的药书,里面夹着晒干的鱼腥草标本,叶片边缘的齿痕和动画里的玩偶一模一样。

配音间里,林小满正对着录音棚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