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> 第256集:《气候工程的伦理权衡》

第256集:《气候工程的伦理权衡》

气候的抉择

全球变暖之殇:2075年,全球变暖已成为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?m·a!l,i′x\s~w!.?c?o~m?极端天气频繁肆虐,暴雨洪涝、干旱、飓风等灾害如家常便饭,每年因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,无数人失去家园,生态系统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。

海平面上升让沿海城市岌岌可危,马尔代夫等岛国早已被海水淹没,成为海底废墟。北极熊、企鹅等极地动物失去栖息地,濒临灭绝。亚马逊雨林大火频发,大片森林化为灰烬,地球的“肺”功能大幅减弱,二氧化碳吸收量锐减,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。

尽管全球各国早已签署了一系列减排协议,但由于经济利益、技术限制等因素,温室气体排放仍未得到有效遏制。科学家们预测,若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,全球平均气温将在未来十年内突破比工业化前高出2c的关键阈值,届时,地球生态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崩溃。

太阳辐射管理技术的兴起

在这危急存亡之秋,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应运而生,成为了科学界眼中的“救命稻草”。该技术旨在通过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来降低全球气温,就像为地球撑起一把巨大的“遮阳伞”。

其中,平流层气溶胶注入是研究最充分、也最接近实际应用的方法。科学家们计划利用飞机在约20千米的平流层喷洒硫酸盐气溶胶等粒子,这些粒子可长期飘浮在空中,类比火山灰,散射入射太阳辐射,从而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热量。据估算,若每年向平流层投放500万吨气溶胶,有望使全球平均气温降低0.5c左右,且成本相对较低,每年仅需20亿到80亿美元。

此外,还有海洋云增亮法,通过向1000米高空中喷撒海盐,促使云滴形成,增加海洋特定地区低云的反射率;以及卷云薄化法,向4500 - 9000米高的云层释放碘化银颗粒,使云中的冰晶变大并掉落,让卷云变薄,允许更多地球长波辐射逸出到太空。.8^4\k/a·n¨s·h`u\.`c/o*m_

这些技术听起来颇具希望,一些国家和科研机构跃跃欲试,开始筹备小规模的试验,期望能借此扭转全球变暖的严峻局势。

争议中的试验

美国率先开启了太阳辐射管理技术的试验。他们在阿拉斯加的上空,利用科研飞机释放了少量的硫酸盐气溶胶,试图观察大气温度和气候的细微变化。

然而,这一试验立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争议。环保组织强烈谴责,认为这是在拿地球的未来做赌注。“地球不是实验室,我们不能让少数人的冒险行为毁掉整个生态系统。”绿色和平组织的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愤怒地说道。

一些科学家也表示担忧。他们指出,虽然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可能会降低全球平均温度,但潜在风险巨大且难以预测。例如,可能会导致降水模式改变,引发某些地区严重的干旱或洪涝,影响全球粮食产量,进而加剧饥荒。平流层气溶胶还可能破坏臭氧层,让地球生物暴露在更强的紫外线辐射下,危害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。

此外,技术的长期效果也不明朗。一旦开始实施,就可能需要持续几个世纪不间断地进行,否则,只要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依然居高不下,停止干预后气温会迅速反弹,甚至可能引发更极端的气候突变。

欧洲的一些国家则持谨慎态度,他们认为在没有充分评估风险之前,不应贸然推进试验。而非洲、南美洲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更是忧心忡忡,担心该技术会对他们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致命打击,毕竟这些地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。

全球听证会的召开

在一片争议声中,一个由联合国牵头,汇聚了全球顶尖气候科学家、环境专家、政策制定者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团队,决定组织一场全球听证会,旨在全面分析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可能引发的跨国环境风险,并探讨应对之策。/墈`书!屋*晓,税!徃- !耕/薪+罪`快¨

听证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,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们齐聚一堂,气氛紧张而凝重。会场内,大屏幕上不断播放着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画面,以及太阳辐射管理技术的原理和试验设想介绍。

首先发言的是着名气候科学家dr.李,他神情严肃地说道:“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,虽然有可能缓解全球变暖,但我们对其副作用的了解还远远不够。以降水模式为例,根据我们的模型模拟,气溶胶的注入可能会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