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大明锦小旗 > 第67章 单元6:关键伏笔

第67章 单元6:关键伏笔

烛火映着他发颤的指尖,竟让那三道倒钩的影子,在青石板上拖出长长的、带着蒜香的光——不是索命的钩,是救人的刃,是用市井烟火淬出来的、破局的锋。

《悬案缉凶录·陆:丹炉谜局》

二、暗码破阵:当毒理撞上丹火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密室里的牛油烛“噼啪”爆响,映得张小帅指尖的朱砂粉末泛着妖异的红。他盯着石桌上摆成三角的朱砂、砒霜、鹤顶红晶,忽然想起阿吉弯的飞鱼倒钩——三道间距竟与毒药摆放的角度分毫不差:“不是毒理配比,是炼丹工序的‘阶段标记’。”他的指尖划过第二道窄倒钩,砒霜粉末被带起,在烛火下凝成细不可闻的“嘶”声,“丹砂炼七日去杂,加砒霜时必在寅时三刻——炉温升到‘飞鱼眼’的位置,对应这道窄钩的‘去杂关’。”

阿吉的左手抖着摸向腰间的“蒜香药囊”,右手却精准地将鹤顶红晶推到第三道带弧度的倒钩旁:“大人您看,这弧度像不像丹炉风门的开合度?”他忽然掀开袖口,露出腕间被毒烟熏出的淡青印子——那是今早偷闻丹炉气味时留下的,“鱼尾弧度对‘试药阶位’,头道钩是‘药引’,二道钩是‘试毒人’,三道钩……”

“是‘活药鼎’。”张小帅忽然想起九爷塞在他袖里的密报——半片带血的指甲,甲床刻着“丙”字,“西苑杂役说‘尊使丢活人指甲进丹炉’,指甲就是‘试药者烙印’。头道钩对应‘甲’字甲,二道钩‘乙’字甲,三道钩……”他的银针戳进鹤顶红晶,针尖立刻泛起黑锈,“是‘丙’字甲,专供‘师尊’炼‘活人丹’的‘鼎炉’。”

九爷的旱烟杆从密室窗缝伸进来,烟袋锅冒着的火星溅在朱砂上,竟把“头道钩”的粉末烫出个缺口:“格老子的!昨儿粪车暗桩说,丹炉灰里掺着指甲灰——‘甲’字灰飘后巷,‘乙’字灰倒西苑,‘丙’字灰……”他忽然从烟袋里抖出撮带硫黄味的灰,“跟督主当年的‘护民铃’残片烧出来的一个味!”

大牛抱着新拓的丹炉砖闯进来,砖面的飞鱼倒钩在烛光下投出影子,竟与石桌上的毒药三角重叠:“奶奶的!俺在丹炉底看见刻字——‘甲不入寅,乙不碰卯,丙不沾辰’,跟咱摆的倒钩间距一个路数!”他忽然指着砖面第三道钩的鱼尾弧度,“这弧度像不像枯手掐人时的指弯?”

张小帅的绣春刀鞘敲在石桌上,刀鞘上的“正”字被毒药粉末覆住,却在烛火下显露出督主当年的血纹:“督主遗诏里的‘飞鱼三钩’,不是机关符号,是炼丹工序图。”他忽然摸出藏在刀柄里的残页——那是从督主旧物里翻出的丹炉草图,鱼尾弧度处用朱砂写着“活人试药,阶阶催命”,“头道钩炼‘护心散’,给乞儿做药引;二道钩炼‘蚀骨粉’,供缇骑试毒;三道钩……”

“是‘丹火毒’,拿旧部炼‘长生丹’!”阿吉忽然想起在丹炉灰里捡的焦黑指甲——根部刻着“丙”字,此刻与石桌上的鹤顶红晶一碰,竟腾起淡蓝烟雾,“‘丙’字甲对应‘师尊’的‘活药鼎’,指甲丢进炉里,丹火就带着试药人的‘执念’……”他的左手忽然塞进嘴里啃指甲,却不小心咬到指尖的蒜汁,“嘶——这味儿,跟枯手袖口的硫黄味一样!”

密室的烛火忽然被穿堂风扯得歪斜,映着阿吉新画在墙上的“丹炉工序拆解图”:头道钩标着“乞儿巷寅时”,二道钩画着“缇骑营卯时”,第三道钩旁,歪歪扭扭写着“西苑丙时”——正是九爷探到的“活人指甲投掷时辰”。张小帅忽然抓起桌上的砒霜,撒在飞鱼倒钩的二道窄处:“寅时三刻炼砒霜,对应东厂抓乞儿的时辰;卯时二刻加鹤顶红,是缇骑试毒的‘毒发期’……”

“那第三道钩的鱼尾弧度……”九爷的旱烟杆敲了敲砖面,“丙时初刻丢‘丙’字甲,正好是督主当年遇害的时辰!”他忽然从烟袋里摸出半片糖纸——老孙头临终前攥的飞鱼暗纹,此刻铺在石桌上,倒钩间距竟与毒药三角、丹炉砖刻完全重合,“格老子的!枯手用督主旧部的指甲炼丹,鱼尾弧度就是他们的‘护民志’——炼一次丹,灭一次‘钩子’!”

大牛忽然拍了拍锅盖盾,盾面的“护民”血字被毒药粉末蹭得发暗,却在烛火下显出督主手印的轮廓:“大人,咱去丹炉底找‘丙’字甲!俺盾牌能扣炉门,阿吉撒蒜香粉破毒烟,九爷……”

“九爷去偷他娘的‘试药名册’!”九爷忽然把旱烟杆往腰带里一别,掏出用阿吉废铜丝做的“撬锁钩”——钩头弯成飞鱼倒钩的弧度,却在尾端缠了圈蒜叶,“格老子的!当年督主护着的‘丙’字旧部,如今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